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中国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 胜算有几分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近日,几位中国学生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购买的iPhone 12 Pro Max手机没有配备充电设备。事实上自从去年苹果宣布不附赠充电器后,这并非第一起因充电器引起的起诉案例。苹果是否应送充电器近日,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学生们组队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原因是北京化工大学法学生方同学在购买iPhone 12 Pro Max手机后,发现没有配备相应的充电设备。“根据从物随主物移转和社会交易习惯,购买手机理应配备充电器。”今年5月,方同学及其小组成员向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请求判令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今年9月,此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在线庭审现场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庭审时间持续了2小时。庭审中,苹果公司代理人认为,iPhone 12 Pro Max的包装盒上明确了iPhone 12 Pro Max的完整包装内容,即不包含充电器,装有USB-C转闪电(Lightning)连接线。因此,双方的买卖合同并不包含电源适配器。方同学则表示,苹果对电源设计的提示缺乏显著性。苹果手机包装盒上针对电源设计的说明和产品广告,文字样式大小对比十分明显。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李永平律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二十条,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苹果手机和充电器是否属于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例如电视机与遥控器就属于主物与从物的关系,这是一个争议点。如果认定苹果手机和它的充电器是主从物关系的话,苹果手机的供应商就有义务给消费者配备充电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王炳森律师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苹果公司销售产品给客户,在法律上这是一种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在不存在欺诈的情况下的愿买愿卖是合法行为。苹果公司销售产品给用户,会与用户签署相关的买卖合同,如果买卖合同中的条款没有约定苹果公司附带赠送充电器的义务,且该条款已经以合理的方式提示用户。那么苹果公司销售产品不附带赠送充电器的行为并未违反相关民事法律规定。“当然,如果苹果公司在销售产品未尽到提示不附带充电器义务或者存在虚假陈述附带充电器等欺诈行为的,苹果公司不仅应当对产品进行退货,还可能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王炳森表示。环保还是利润事实上这并非第一例因不配赠充电器而导致的起诉案件。2020年11月26日,西安市的杨先生因苹果不附赠充电器,将苹果公司(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起诉到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法院。在诉状中,杨先生提出了三大诉求:一是依法判令被告(苹果公司)将USB-C转闪电连接线无偿更换为USB-A转闪电连接线;二是依法判令被告苹果公司提供与USB-A转闪电连接线相配套的充电适配器;三是本案的诉讼费判令由苹果公司承担。在2020年10月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环境、政策和社会倡议副总裁丽莎·杰克逊表示,全球客户有超过7亿副闪电接头的耳机,许多客户开始使用AirPods、Beats或其他无线耳机,此外全球还有超过20亿个苹果电源适配器。因此,苹果将不再附赠耳机和充电器,这可以减少碳排放,避免开采和使用宝贵的材料。一位电信行业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苹果不再附赠充电器,也是为了做无线充电。但由于充电接口并不兼容,还是会有充电器的购买和生产需要,因此从这一点来讲其也并未完全达到环保的目标。方同学认为,苹果公司在iPhone12的销售界面下方宣传MagSafe无线充电器,是借着环保噱头来销售其新产品MagSafe,并认为苹果的行为只是假借环保之名,通过减少消费者的必要使用配件来增加企业利润。学生们能否胜诉庭审中,苹果公司代理人拿出一份工信部关于引导消费者、销售企业、生产企业观念改变,促使手机与电源适配器分离销售的提案。但方同学指出,这一提案本身是“关于统一手机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插头与端口的提案”。在手机与充电器之间连接插头与端口未能实现广泛统一的前提下,难以实现手机和充电器分离销售。工信部在2016年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3955号提案答复中提到,统一手机与充电器间接口对减少用户成本、方便用户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件提到,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积极推动《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发布,并将在电信设备进网管理中继续鼓励新送检手机不附送充电器,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加强宣传,进一步引导消费者、销售企业、制造企业观念改变,促使手机和充电器分离销售。据悉,苹果手机侧充电接口使用的是闪电接口,与其他手机厂商有所不同;而连接电源适配器一侧,之前是USB-A接口,自iPhone 12系列以来变为了USB-C接口。这样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没有USB-A转闪电连接线及其电源适配器,那么在购买了iPhone 12系列手机后,需要额外购买USB-C接口的电源适配器。“苹果手机的充电器专用性非常强且无法替代,不能和其他手机充电器通用。使用苹果手机就需要具备相应的充电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实际上是变相增加了消费者经济上的成本和负担。如果苹果公司不配备充电器是出于环保的目的,那可以将苹果手机的充电端口设计成市场上通用类型,从而实现不同型号手机和充电器之间的互换使用。”李永平表示。王炳森表示,苹果公司拿出的工信部的提案材料在本案中仅可作为辅助性证据,该提案并非正式的法律法规,不具备法律效力,仅可作为参考。李永平也表示,苹果公司以环保为理由援引工信部手机与充电器分开销售的提案,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这只是一个提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其次,工信部在这份提案中明确提到,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后,才会引导消费者、企业进行手机和充电器分离销售。但现在政府部门也没有制定出相关标准。所以苹果公司援引这一提案进行辩解的理由是不能够成立的。
互联网平台又现顽疾 记者实测B站、网易云音乐等充值后退款难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互联网平台又现顽疾。近日据央视报道,有消费者充值虚拟币后申请退款难,知乎、QQ音乐等平台不退款只返币。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近年来网络平台不退款只返币的情况屡屡出现,也逐渐成为投诉热点。有相关专家对记者表示,平台拒绝退款的行为或涉嫌强制消费,消费者可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退款只返币成顽疾据央视报道,为了请平台上的“答主”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消费者在知乎网络平台充值了100元购买“知乎币”。可是,当受邀答主未进行回答,消费者联系客服想退款时,却被告知只能退返知乎币。上述报道称,这些网络平台所谓的“币”其实是一种平台积分,并不能用于变现或者流通,更不能等同于货币。这些“币”往往只能在平台内部使用,有的甚至连在同一平台内购买商品时,都会受到限制。然而,在消费者选择申请退款时,客户却以协议规定等借口,以返币代替退款。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包括哔哩哔哩 (以下简称B站)等很多网络平台的“虚拟币”都有条例,平台声称不支持退款或限制,这也是消费者退款难的原因。实际上,不退款只返币的问题此前就已屡见报端。据媒体调查发现,此类问题已成投诉热点,投诉对象涉及知乎、B站、小红书、QQ音乐等知名网络平台。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对28家以购买非游戏类虚拟币形式充值的网络平台开展消费体察,其中15家平台无法退款,7家经上海市消保委沟通后承诺退款,6家与客服沟通后可退款。除此之外,在线教育平台曾也是“重灾区”,以虚拟币充值为由拒绝退费提现的问题较为普遍。在新浪旗下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也看到了多个关于平台充值后退款难的投诉,涉及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网购平台等多类型的App,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充值后退款难或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退款直接返还成虚拟币形式。记者也就上述问题向企业求证是否已有处理办法。有接近知乎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知乎币确实没有提现按钮,这是因为苹果 iOS系统没有开放退款入口给商家,所以各个平台商家都没有办法支持原路退回,只能咨询客服,客服会引导消费者走具体的退款流程。央视报道里提到知乎用户,知乎小管家已联系安排退款。B站、QQ音乐等平台则并未就此事进行回应。记者实测部分平台仍然退款难通过梳理可发现,平台退款难或退款只返币的问题从几年前就已存在,那么上述平台目前是否已经就此问题进行了升级和整改?记者也选取了几家平台进行实测。记者在知乎平台发现,消费者可对知乎币和盐粒两种虚拟币进行充值,前者主要用于知乎用户在平台购买产品和服务,后者则为知乎直播平台的专用虚拟商品,用于兑换直播平台上的虚拟礼物和增值服务。不同的是,在知乎币的充值须知中规定,如果用户要求退款且知乎同意退款的,退款会返回知乎币账户,如办理退款需要私信知乎小管家,而盐粒的购买服务协议中却规定,不提供退还或逆向兑换服务。记者花费6元充值了6个知乎币后,在充值页面并未发现明显的退款入口,随后,记者私信了知乎小管家,询问充值后的退款事宜,客服表示,退款需要苹果客服协助处理,如果需要退款则需要和苹果客服联系。而在B站,记者想要充值虚拟币“B币”时发现,在B币使用规则中也有规定,B币为虚拟商品,已购买B币不支持退款。记者充值了6元钱后咨询客服能否退款,客服表示,已经充值的B币是不支持退款的。在网易云音乐平台,记者充值购买了一张数字专辑后,钱包中仍有余额,但当记者询问客服如何退款时,客服却表示,网易云音乐钱包内的零钱余额无法退还,也无法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货币。且在iOS系统下,充值仅限苹果手机指定价格,最低充值档位为18元,而数字专辑的价格却在2元至25元不等。平台行为或涉嫌强制消费梳理可以发现,虽然被屡屡曝光,但当前部分互联网平台仍然存在充值后退款难或只退还虚拟币而非现金等情况。也有多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在使用App时都曾遇到过充值后退款难的问题,但由于金额并不多,也就并未过多追究。互联网平台的上述行为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上海市消保委此前表示,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自己账户中充值的资金所有权属于消费者,因此平台应保障消费者退款的权利,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同时,网络平台应当保证消费者退款的方便和快捷,消费者退款入口和路径门槛设计不应高于消费者充值时的入口和路径门槛,平台不得利用一些技术方法和商业套路给消费者退款设置障碍。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表示,“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普及,为消费者生活带来便利,但不少平台往往要求消费者预付资金才能享受服务,这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沉淀,一旦平台倒闭,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求偿权将受到损害。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伟民表示,商家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索赔权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而若想进行维权,消费者则可以选择向12315投诉,也有权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手机厂商跨界汽车行业 不同路径下前景几何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随着头部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时日渐久,不同的跨界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小米、苹果将目光放在了与传统车企合作造整车上,而华为、OPPO则聚焦于利用ICT(信息通信技术)主攻智能车机系统。不同的路径背后有着哪些考量?路径一:制造整车10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首个工厂会在北京亦庄落户。今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等,注册资金高达百亿元。小米也在不断扩大造车的投资版图。在相继投资了纵目科技、禾赛科技、几何伙伴、爱泊车、赣锋锂业等企业,涉及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等领域后,8月25日,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深动科技),9月22日小米旗下机构长江产业基金投资黑芝麻智能,触及芯片领域。有消息称,从今年3月底宣布进军造车领域以来,雷军已调研和参访了包括长安、上汽、五菱、长城等十多家企业,还到访了博世、宁德时代等重要供应商企业。一位汽车零部件行业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轿车的整体趋势是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所以手机企业进军轿车市场,在这方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在轿车的生产中还有大量基础性的机械制造工作,在这一方面手机企业的技术能力几乎为零。所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最快的方法是跟资深的汽车制造厂商合作。一些资深车企在多年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的势力,包括对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和生产能力等等。如果手机厂商自己直接生产汽车的话,需要挖掘和培养大量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这是很费时间和资金的。”苹果似乎也在采取相似的造车路径,但却遇到了一些阻碍。今年1月苹果重启造车计划,并寻求与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汽车。但据媒体报道,苹果拜访多家韩国和日本的汽车供应链厂商和整车制造商,包括现代、丰田和LG电子等,都没能取得实质进展。与此同时,9月7日,苹果公司造车项目的负责人道格·菲尔德加入福特,担任福特首席先进技术官。此外,今年还有负责安全和监管团队的杰米韦多、苹果汽车项目自动驾驶团队的传感器高级经理本杰明·里昂以及负责汽车机器人研究的戴夫·斯科特共三名高管从苹果公司离任。据悉,2014年苹果启动了代号为“泰坦”的造车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0年,苹果已经获得超过100项汽车相关的专利技术,涵盖了自动驾驶、车载系统、车体结构、智能座舱等。路径二:技术支持与小米、苹果造车路径不同的是,华为和OPPO选择为车企提供技术,主攻智能车机系统,成为汽车厂商供应链的一环。2020年11月,华为心声社区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华为在文件中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今年4月,华为公布2021年五大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强力投资智能驾驶软件,尤其是自动驾驶软件,来推动汽车行业的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并计划与北汽、广汽、长安三家汽车集团成立三个汽车子品牌,主攻智能汽车技术解决方案。同月,华为与北汽联手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正式亮相。今年7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华为(AH8车型)项目的实施;9月,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完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产品研发、联合品牌营销等多领域展开合作。“利用自己在ICT技术方面的优势,与生产制造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商合作,取长补短,这样的方法能够快速见效,是比较稳妥而且具有前瞻性的,至少从成本投入来说是低风险的。”上述汽车零部件行业从业人员表示。OPPO也正逐渐开展对汽车领域的布局。OPPO创始人兼CEO陈明永曾在2019年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表示:“如果汽车厂商造不好车了,OPPO有这个实力的话,未来会做尝试。即使造车,也会专注于OPPO能做好的领域。”今年3月,OPPO宣布与理想汽车达成合作,其最新发布的旗舰Find X3系列可作为理想ONE的蓝牙车钥匙,并提供远程车控功能。5月,OPPO正式宣布与蔚来联合完成了基于CCC 2.0版本的数字车钥匙联合开发和测试工作。今年8月,OPPO与上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探索SOA应用服务、生态域融合、车机互联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未来上汽的汽车车机端将会引入OPPO应用服务框架,双方将实现跨平台融合。据悉,今年5月,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OCAR”商标。OPPO申请的有关汽车的专利数量已超过60余件。同为进军汽车行业,不同的路径选择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两种选择的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完善系统生态,但侧重点不同。苹果、小米选择自己造车是源于对自身生态的自信,想要开拓一条新的产品线。同时,在自动驾驶等技术上线后可以第一时间推出搭载的产品供消费者体验试用,并且可以深度定制达到最佳效果,从而形成一种循环促进的发展态势;缺点是成本较高,同时车辆的量产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华为、OPPO主抓车机系统,侧重的还是完善系统和服务,是一种轻资产发展思路,优点是可以降低发展成本,集中力量攻坚优势领域,汽车的产能借助整车生产厂商可快速量产;缺点是在推广初期难度较大,很难做到深度定制,彻底发挥软件优势。“未来汽车产业将呈现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产业边界会不断扩展且渐趋模糊。其所带来的影响是,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独自掌握‘新汽车’时代所需要的全部核心技术。因此企业必须选准自身的定位,通过培育特色核心能力,使自己成为这个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通过与不同参与方合作来获得其他核心能力,共同打造未来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刘宗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两种路径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企业在不同定位下做出的战略选择。只要把自己的定位真正想清楚了,并形成了特色的能力,就可以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并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挖掘新增长点为什么手机厂商纷纷跨界进军汽车行业?一位电信行业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手机厂商眼里,手机是一个终端设备,而在未来电动车会成为新的终端。从宏观来讲,该终端指的是一个智能化的道路系统,或者自动驾驶系统;从微观来讲,该终端是指汽车空间内的智能设备系统,可以说是移动智能家居。所以,终端厂商做终端设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另外,造车需要强大的软硬件资源整合能力和对于供应链的把握能力,而这些能力手机厂商是具备的。而且目前手机行业趋于饱和,但汽车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手机行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在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销量达到最高峰后,手机的出货量逐年下降,所以手机行业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是很低的,只有2%左右,市场潜力非常大,所以现在手机厂商进入汽车行业刚好是时候。”刘宗巍表示,汽车是一个集大成的产业,在产业重构的今天,它的载体性、平台性、集成性更是远超从前,未来智能汽车将形成比智能手机更大的母生态,并由此衍生出若干个子生态。ICT企业要打好互联网时代的下半场,就要抓住汽车产业这一不可错失的战略机遇。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前景如何?“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基本成熟,相关政策法规也相对规范,各行各业入局汽车产业相比以往已经容易许多。要造新能源汽车,必然要在智能化方面拥有雄厚实力和能力,这是手机厂商的优势之一。”张扬表示,“手机企业进军汽车行业的前景很好,但具体的模式仍在探索。智能化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汽车行业并没有完善的代工产业链,而手机厂商自己造车的话,供应链以及各种其他投入也是一个不小的难关。”“整体而言,手机企业的进入让汽车产业更有活力,从而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更快更好地转型。”刘宗巍表示,“但同时手机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方面需要有足够颠覆的系统创新,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汽车产业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手机企业必须很好地把握住这个平衡点,才有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中低端手机扎堆发布 降价能否提升销量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随着“双11”大促拉开帷幕,各手机厂商开始集中发布新机,开启降价模式抢夺市场。机海战术、降价促销能否起效?在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双11”能否拉动手机出货量回升?中低端新品不断出炉临近“双11”,各手机厂商便进入“打鸡血”模式,纷纷发布中低端新机型,定价主要在1000-3000元区间。10月19日,realme(真我)推出打响了这场比赛的“第一枪”,发布真我GT Neo2T手机和真我Q3s手机。其中真我GT Neo2T手机起售价2099元,真我Q3s手机起售价1599元。同一天,vivo发布vivo T1系列手机,起售价1699元;同日,vivo新机S10e也上架官网,起售价2399元。10月20日,OPPO推出了K9s新机,起步价为1699元。同日,iQOO发布了iQOO Z5的青春版iQOO Z5x手机,起售价为1599元。除此之外,一大波同类机型还在路上。10月28日,小米旗下系列Redmi(红米)将发布Note11手机,该手机在未发布前就已于10月20日开启了预售,定价在1000-2000元之间。荣耀计划于10月25日发布荣耀Play5活力版,10月28日发布荣耀X30系列。据悉,这两个系列手机的定价也都在1000-2500元之间。而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今年9月国内上市新机型有58款,主要由于八九月各大安卓品牌开始密集发布新机,为四季度销售旺季提前做准备。“最近发布的中低端手机是各手机厂商的冲量机型,新机型的大力优惠能凸显降价力度,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同时,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机并降价,也有对抗苹果iPhone13的升级降价的含义。”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Canalys研究分析师刘艺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中国市场结构方面,随着手机市场的成熟,智能机渗透率逐渐饱和,虽然今年二季度400美元以下价位段的占比已经由2018年二季度的78%降低到59%,其依然占据着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庞大的大众市场是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制高点;从品牌生态的角度来看,手机出货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硬件盈利,而是厂商智能生态、软件和服务的切入点,因此尽管硬件毛利挤压严重,维持和竞争市场份额依然重要。降价促销戏码上演在连续发布多款中低端手机抢占市场的同时,各手机厂商还开启了降价促销模式。Realme新发布的两款手机在发布会现场宣布降价100-300元不等,Realme副总裁徐起表示:“这个‘双11’,realme将对今年的目标全力冲锋,冲刺中国区千万销量,争取提前完成年度目标。”OPPO全产品线手机在“双11”期间降价大促。其中高端产品OPPO Find X3直降500元,中端机OPPO Reno6优惠200-300元,中低端机型OPPO K9 Pro优惠200元、OPPO K9优惠300元。与此同时,OPPO的物联网产品也随之降价,如OPPO智能电视直降1100元,真无线耳机降价350元。小米也开启了降价活动,其中包括一些高端产品。比如,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降价幅度达2500元,到手价为7499元;今年8月新发布的高端机小米MIX4降价幅度达800元;其他高端机型如小米11Pro、小米11以及小米10S,降价幅度在300到500元不等。除了直接降价外,在预售期间“付xx抵xx”也是手机厂商推出的降价方式之一,如“付100抵300”就意味着手机的实际到手价将比原价低200元,各平台纷纷用这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进行提前预订。除此之外,小米还推出抽奖活动,为尚未发布的新手机造势。在这样的促销力度下,手机厂商是否能获得期望的效果?“降价销售肯定会对手机销量起到带动作用,但不会对全年的销量带来太大改善。因为‘双11’已经举办多年,消费者对‘双11’的态度已趋于平稳,手机的年度销量总体走势不会因‘双11’而改变。所以,这种销售策略会带动短期销量,但就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出货量的结构或者说出货量的排名。”张扬说。“双11”能否拉动市场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手机供应链持续紧张。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 今年前9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合计2.49亿部,同比增长10.2%。但9月单月国内手机出货量为2144.0万部,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11.8%。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根据Canalys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7亿部,同比减少6%,环比增加4%。同比下降主要受到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紧张影响,环比提升主要原因为东南亚等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可控。该机构认为,目前手机供应链受东南亚疫情影响持续紧张,尤其越南南部疫情仍较严重,导致下半年手机出货承压。该机构还调低了全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比此前预测的数字少0.5亿部。这种背景下,“双11”期间各大手机厂商冲量的目标能否实现?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能否借此契机实现回升?刘艺璇表示,从刺激消费的角度看,目前中国手机市场换机周期逐渐拉长,运营商补贴力度亦不比过去,利用“双11”促销可以刺激价格敏感性高的消费者做出换机决定,降低库存水位,这是厂商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与此同时,促销对线上渠道消费会用刺激作用,但中国手机市场已较为成熟,出货量的跨越或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芯片升级 产品涨价 苹果“去英特尔化”能否成为现实?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继去年苹果公司推出首款专为Mac产品打造的M1芯片后,今年秋季第二场发布会上,苹果再次推出了升级版的M1 Pro和M1 Max,并搭载于新一代MacBook Pro上。苹果曾于去年表示将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从依靠英特尔芯片到依靠自研芯片平台的过渡,目前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多远?随着芯片升级而涨价的MacBook产品,会给苹果的业绩带来怎样的影响?升级与涨价并存北京时间10月19日苹果召开线上发布会,推出升级版自研芯片M1 Pro和M1 Max,以及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新一代MacBook Pro。M1 Pro与M1 Max基于M1的架构进行拓展,依旧为5nm(纳米)制程工艺,但在封装晶体管数、CPU(中央处理器)核心数、GPU(图形处理器)核心数、统一内存上有了成倍的增加。相较于M1芯片封装晶体管数160亿、集成8核心CPU、8核心GPU、最高16GB统一内存的性能相比,M1 Pro芯片的封装晶体管数达到337亿个,集成10核心CPU、16核心GPU,最高可配置32GB统一内存,内存带宽达到200GB/s;M1 Max芯片的封装晶体管数达到570亿,集成10核心CPU、32核心GPU,最高配备64GB统一内存,带宽再次升级,达到400GB/s。搭载M1 Pro与M1 Max芯片的MacBook Pro也于发布会上一同推出,与此同时,MacBook Pro的价格也随着芯片的升级而“水涨船高”。14英寸MacBook Pro起售价为14999元,16英寸则是18999元,而搭载M1Max芯片的16英寸MacBook Pro则是26499元起售。而2020年推出的搭载M1芯片的13英寸MacBook Pro,起售价仅为9999元。“目前购买和更换苹果笔记本的人群主要以时尚新锐这类用户群为主,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更看中品牌、设计和功能。所以即使价格上涨,也不会过分影响他们买苹果笔记本的热情。”IDC中国研究经理陈舒歆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监王哲宏(Brady Wang)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M1芯片比较基础,M1 Pro和M1 Max相较而言比较专业,这两个产品刚好弥补了M1产品的不足。M1 Pro和M1 Max主要针对一些有影像,以及内容创作等方面需要的使用者,因此这次的发布对苹果MacBook的销量会形成正向的影响。“从利润角度来说,苹果使用自己研发的SoC(系统级芯片),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利润。除此之外,自研芯片对于苹果服务的收入也会有正面影响。当更多客户使用苹果产品后,购买服务的人数也会随之变多。”王哲宏说。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显示,苹果连续三个季度全线产品销量出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自研高性能芯片M1助力iPad营收同比增长11.9%至73.68亿元,Mac系列营收同比增长16.3%至82.35亿元。除此之外服务业务同比增长32.2%至174.86亿元,付费订阅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同比增长近1.5亿用户,预计该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关键支柱。能否实现自立2020年6月的WWDC20(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MacBook系列产品将会转向苹果自研的Apple Silicon平台,也就是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架构的处理器。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强调了Mac产品开发的三个重要里程碑:2006年从PowerPC到英特尔芯片的过渡,再到MacOS X操作系统的全面过渡,以及如今从x86架构的英特尔处理器到ARM架构处理器的过渡。去年11月,苹果推出了专为Mac系列产品打造的首款芯片M1,并在2020版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和Mac mini三款机型上首发。对于苹果坚持在Mac系列产品上搭载自研芯片的原因,王哲宏认为,苹果通过自研芯片可以减少对英特尔的依赖,使其电脑产品销量不再受到英特尔芯片研发进展和迭代速度的影响;其次自研芯片可以增添许多特有功能,配合使用苹果操作系统,增加用户黏性。“苹果长期做手机产品,本身具有研发芯片的能力和基础。另外,利用自研芯片可以让苹果的PC产品和其他产品的系统及应用等打通,有助于更好地搭建苹果生态体系。”陈舒歆表示。在WWDC20上,苹果宣布将用两年时间逐渐完成从依靠英特尔芯片向依靠自研芯片平台的过渡。目前来看苹果是否实现了Mac产品的芯片自立呢?王哲宏告诉记者:“现在还有很多高端的iMac产品必须依赖英特尔,但是可以看到中端以及中高端的产品里,已经有93%以上用到自己的芯片了,所以可以说已经摆脱了对英特尔的依赖。对苹果来说接下来就是把最后的7%给补起来,这就要看明年是否会推出更高阶的芯片了。不过从这次的产品发布和上一次产品发布的进度来看,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2021云栖大会探展:前沿科技从细微处改变生活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 文/图)时隔两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重回线下。云电脑、飞行汽车、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仿生鱼……4万平方米的科技展上,有着各种或有趣或新颖的科技成果,堪称一场数字科技盛宴。与此同时,数字化的生活也正切实影响和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大到城市治理,小到买菜吃饭,数字化转型已然无处不在,成为大势所趋。云电脑和小蛮驴再次亮相在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亮出了第一台“长在云上”的电脑无影,同时还带来了“阿里动物园”的新成员——物流机器人“小蛮驴”。而在今年的线下展中,云电脑无影和小蛮驴也再次亮相,还带来了更多的“家庭成员”。作为阿里巴巴的第一台云电脑,无影在本地没有主机,也看不见电脑CPU(中央处理器)和硬盘,因为这些硬件设备都集中在云端的数据中心里,今年5月,无影启动大规模商用。本次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基于新一代无影架构的两款一体机已对观众展出。两款新品分为23.8寸标准版和27寸Pro版,Pro版为手绘场景配有触控屏和触控笔,官方介绍为首款设计师云电脑。云电脑体验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新一代无影架构于今年9月升级。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新一代无影架构可以支持云上大规模实例调度,支持多种硬件终端形态,并适配更多通用系统协议下的应用。在展会现场,中国商报记者还见到了阿里巴巴旗下第一款机器人小蛮驴。小蛮驴是提供最后三公里配送服务的智能机器人,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小蛮驴目前已经在高校、园区、社区内进行了大规模运用。除此之外,记者还见到了小蛮驴家族的另一位“家庭成员”——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巡检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高重复性的工作特点和无间歇的工作时长,由智能机器人取代人工作业,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因疲劳产生的失误,节省工作成本;进入数字化时代,智能机器人更为适合此类环境作业,小蛮驴•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据阿里巴巴达摩院自动驾驶高级专家沈勇介绍,这款机器人主要应用在配电房的巡检场景下,和小蛮驴一样都使用了自动驾驶的算法,在关灯的情况下也具备持续作业的能力。电力巡检机器人数字化改变渗透生活场景而在整个逛展过程中,记者也时刻在感受着数字经济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展会现场也重现和还原了城市治理、数字乡村、数字办公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在浙江省,掌上办公被统一集成到全省一体化平台浙政钉,这是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发的在线政务协同平台。如今,浙政钉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中发挥着重要基础性作用,集成接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和政务运行等六大类主题。除了政务管理,小到市场买菜竟也能进行数字化管理。“把蔬菜放到秤上,通过AI识别就能显示产品类别、价格是多少。”工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而它与普通秤最大的区别是,能够把商贩的经营数据汇总到后台,菜市场管理方能够了解每日的经营数据,哪些菜卖得好,哪些菜卖得贵,相关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菜价调控。”工作人员进行演示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后台大屏上,也清晰地显示着今日菜场交易额、交易笔数、客流量人次等数据,各类蔬菜的价格;信息也都更加明了,系统还可以对交易品种进行比例分析。无人农场是乡村数字农业的典型代表。基于区块链、遥感AI等技术,将农田、作物、环境、种植、销售等信息全面互联,实现标准化生产种植,建立数据模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农业生产从人为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决策,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办公场景下,数字化正带来新的改变。一台外观与快递柜类似的柜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后台操控,这台柜子可以实现取件、暂存、借用领用办公物资、发票报销等多种功能。在模块化智能会议室中,会议桌上放着的不再是传统的桌签,取而代之的是两块系统显示屏幕,方便查看参会人员的信息。会议桌正前方悬挂的大屏幕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视频连线。前沿科技打造视觉盛宴会飞的汽车、逼真的仿生鱼、模拟飞行体验……在逛展的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一些有趣又颇具想象力的前沿科技成果吸引力十足。由北京一家机器人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仿生鱼,也吸引了不少目光。远看一条“鱼”在水池中左右摆尾,游得好不畅快,但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一款仿生鱼。据介绍,这款产品金龙鱼的游动姿态和外观样式,依托现有流体仿真技术设计而成。预训练语言模型体AliceMind展台前,一名观众对着面前的话筒大声喊出“致爱丽丝”,原来,当回答游戏中给出的图文题目时,只需要在困难时喊出“致爱丽丝”,即可呼唤AliceMind协同完成挑战。与此同时,只要对着话筒说出一句话,并选择小说风格,AliceMind就可以根据开头自动续写出一部小说,趣味十足。未来的交通工具长啥样?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旅航者X2给出了答案,作为小鹏汇天自主研发制造的双人封闭式驾舱智能电动飞行器。旅航者其续航时间可达35分钟,飞行高度为1000米以下,适用于未来城市低空飞行。起飞前,系统根据驾驶员输入的目的地,综合考虑建筑物、禁飞限飞区域、天气状况等因素,进行智能自主飞行路径规划,汽车能飞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飞行汽车畅想过“汽车上天”之后,记者还体验了一次当机长的感觉。登上模拟机,一场身临其境的“飞机”驾驶体验就此展开。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可以推动遥感控制“飞机”拉升或下降。据介绍,目前这项技术应用于娱乐体验或基础的飞行训练中。
折叠屏手机销量火爆一度加价,会成为市场主流吗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根据三星电子三季度业绩报告,其第三代折叠屏手机发布不到40天销量便已突破百万。与此同时,坊间流传的信息显示,华为、小米的新款折叠屏手机很快将推出,OPPO、vivo、荣耀等厂商都已在着手布局该产品线。折叠屏手机为何在高端市场受追捧;经过三年的沉淀,折叠屏手机会否走向主流市场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市场火爆加价卖近日,三星电子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两款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销量已突破百万大关。据悉,这两款在发售当天,销量就达到27万台,创下了韩国智能手机首销的新纪录,三星方面表示这一成绩远高于预期。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今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将比去年增长三倍,预计出货量约为900万台。到2023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可能会增长10倍。同时,三星将占据可折叠设备超过88%的市场份额,从而主导市场。折叠屏手机在国内销售情况如何?中国商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线下手机门店。北京西城区的一位三星手机授权体验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两款手机刚发布的时候是加价卖的。“刚出的时候货不多,加价几百块钱卖。现在已经恢复原价了。”该工作人员说。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折叠屏手机以华为、三星和小米等品牌为主。某手机经销商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国内市场华为Mate X2折叠屏手机的销量更好一些。“现在大众对华为的认可度高一些,再加上质量、售后都有保障,买华为折叠屏手机的会多一些。事实上,现在主流手机的质量都很好,但是大众对三星的认知度没有那么高了,很多三星的高端客户都转向华为了。”北京丰台区某手机商城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市面上的几款折叠屏手机,小米的性价比高一些,三星的手感和屏幕最好,华为的综合性能更高。华为的折叠屏手机要卖得更好一点。”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华为Mate X2刚上市的时候也需要加价:“上个月Mate X2出货的时候还加钱了。虽然已经发布大半年了,但是因为缺货,有时候还会有加价的情况。”10月13日,三星电子和中国电信联手打造的“心系天下”第十四代产品W22 5G正式发布,这款超豪华手机采用折叠屏设计,定价16999元。目前这款手机已在相关渠道开放预约,上述手机商城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也要加价卖。什么人在用折叠屏北京丰台区某小米之家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买小米MIX FOLD的人一般是喜欢看剧的人,或者是办公需要。年轻女孩子也会来买,用来追剧。”上述三星授权体验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Galaxy Z Flip3体积小巧、价格相对便宜,女生买的多,男生选择Galaxy Z Fold3的会多一些。今年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到第三代了,性能会更稳定一些,而且价格也便宜了,大家都敢买了。一年卖得比一年好。”“折叠屏手机很多是商务人士使用,或者买来送人。”上述手机经销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过,折叠屏手机普遍价位太高,而且折叠屏技术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一些客户反映手机用久了会有折痕。一位手机维修从业人员告诉记者:“折叠屏手机主要是屏幕问题,来修屏幕的人多的是,大多是黑屏、出线、划屏等问题,主要是技术还不太成熟。修华为屏幕要7000元,三星屏幕4000元。而且折叠屏手机买了之后,再卖没人要,9000多元的手机只能卖两三千元。”“折叠屏手机现阶段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其用户定位都是高端消费者,其高昂的售价、折叠屏物理寿命等问题都不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普通高端手机用户所能承受的。从这一点上讲,折叠屏手机的概念性、展示属性要大于其商品属性。”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折叠屏会成为主流吗2019年2月,三星第一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正式发布,同年11月,三星与中国电信正式推出“心系天下”系列全新折叠屏设计机型——三星W20 5G。去年2月,三星Galaxy Z Flip发布。这三款折叠屏手机目前均已升级到第三代。第三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上市39日突破百万销量,其步入百万大关的速度仅次于三星最受欢迎的Galaxy Note10和旗舰Galaxy S8。事实上,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是柔宇科技在2018年10月发布的FlexPai,该手机采用柔宇科技自主研发并量产的全柔性显示屏——柔宇“蝉翼”柔性屏,售价8999元起。国内其他厂商也在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华为于2019年2月推出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售价16999元;今年第三代折叠屏手机Mate X2发布,售价17999元。小米也于今年3月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售价9999元起。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对折叠屏手机的长期发展表示看好,但是对2022年底前的整体出货量增长仍持保守态度。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Jene Park表示,折叠屏手机销量大增前需要看到三件事:首先是旗舰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至1000-1500美元,其次是有更多手机供应商参与进来,最后是苹果厂商进入该领域。尤其是第三件事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众所周知,苹果对成本和组件采购格外谨慎。折叠屏iPhone是对该技术稳健性的认可,并且有望在2022年底或在2023年推出。据悉,OPPO、vivo、荣耀等厂商都已在着手布局该产品线。OPPO于去年展出业内首款卷轴屏手机,并有消息称,OPPO折叠屏手机将搭载高通骁龙888芯片,内屏供应商为三星,外屏供应商为京东方;vivo在5月份申请了NEX FOLD、NEX SIDE、NEX ROLL等折叠手机的商标,或将推出搭载高通骁龙898芯片的大屏内折手机;荣耀也已注册Magic X商标,相关消息显示,荣耀首款折叠屏将被命名为Magic X;TCL也于今年4月公布了Fold'n Roll设计,是折叠屏与卷轴屏的设计形态融合。同时,有消息称,华为、小米还将继续推出新机型。华为将推出一款搭载海思麒麟9000的上下翻折小屏内折手机,类似于三星Galaxy Z Flip;小米将推出一款MIX FOLD改良款,并将引入屏下前摄,依然保持大屏内折设计。张扬表示,折叠屏手机目前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向过往致敬,毕竟翻盖手机曾经是手机外形的主流;二是技术实力的展现。从目前来看,折叠屏手机符合智能机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消费者的期望。各大厂商应加快技术突破,尽早将折叠屏手机的售价降下来,以加快折叠屏手机的普及。售价和屏幕折叠寿命是目前的关键痛点,改善这两点后折叠屏手机才会进入大范围推广的地步,才有可能成为主流。
持续扩张液晶面板产能 国内面板企业仍不能高枕无忧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科技)加速布局半导体显示产业。近年来,京东方、TCL华星等头部企业持续加码LCD(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线,但随着行业进入新一轮整合周期和新型显示技术的崛起,新的挑战与风险也出现了。再下一子 TCL华星收购苏州华星近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CL华星)收购苏州华星30%股权。根据上述公告,为增强公司在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领先优势,TCL华星以24.54亿元公开摘牌获得苏州华星30%股权。交易完成后,苏州华星成为TCL华星的全资子公司。背景资料显示,苏州华星前身为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液晶面板制造,是三星此前在大陆唯一的8.5代产线。2020年,在LG Display(以下简称LG显示)计划关闭液晶显示面板工厂后,Samsung Display(三星电子旗下显示器公司,以下简称三星显示)也决定在年末终止所有液晶面板产品供应,其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工厂也有意寻找下家。最终,TCL科技收购了三星苏州8.5代线60%股权。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前TCL科技已经拥有该公司大部分股份,这次收购之后,苏州华星成为TCL科技全资子公司,掌控力更强。“TCL科技这一举动,仍是立足于日后扩张液晶面板业务。相比而言,液晶面板具有技术成熟、能耗较小等优点,短时间内仍是面板业务的‘主力军’。”一位从事显示屏研发的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持续布局 国内LCD面板生产迎良机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京东方、TCL 华星等头部企业持续加码液晶面板生产线,随着三星显示、LG显示等韩国企业逐步退出液晶面板领域,国内企业正迎来新机会。收购三星苏州8.5代线之后,TCL华星就拥有t1、t2和苏州三星三条满产的8.5代线,每月产能44万片大板;一条满产的11代线,目前月产能9.8万片大板;另有一条11代线在今年年初正式投产。今年9月的2021TCL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TCL宣布启动超200亿元的“旭日计划”,未来五年将针对半导体显示产业链核心环节进行投资。为健全面板产业链,京东方在去年抛出了百亿元并购计划,拟斥资不低于55.91亿元收购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80.831%的股权,同时拟斥资不低于65.26亿元收购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权。很快,京东方成为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80.831%股权的待定受让方。而根据最新定增方案,其拟募集198亿元用于收购武汉京东方光电 24.06%的股权、增资建设京东方重庆第 6AMOLED(柔性)产线、增资云南创视界光电并建设12英寸硅基 OLED、增资建设成都京东方医院、偿还福州城投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国内厂商经过此前的几轮扩产,高世代线的产能规模和运营效率优势明显。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年上半年全球LCD TV面板出货面积为8312万平方米,其中京东方、TCL华星、惠科三家国产头部厂商占比50.9%,首次占比过半。波谷出现 新周期下如何应对挑战今年上半年,液晶面板涨价周期到了新的峰值,面板价格持续上涨。然而进入三季度,液晶面板的价格却急转直下。国内龙头面板企业取得产能优势之后,液晶面板价格却开始大幅起伏。市场调研机构WitsView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液晶面板的价格开始下跌,其中价格跌幅最大的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下跌幅度超过20%,并且预计液晶面板价格的下跌至少会延续到明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消费者的收入进一步下跌,压缩消费,这些因素都使消费者对液晶电视的需求减少。林芝表示,TCL华星与京东方通过收购可以快速提高产能,建立市场优势。但是手机、电视、电脑、显示器等应用市场已经相对饱和,他们要完全去消化产能有一定挑战,需要开拓新兴应用。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国内液晶面板份额几乎被两大龙头企业瓜分,日后的发展方向肯定是面向全球市场,打造高品质,低价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若涉足全球市场,供应链、产能等都将迎来不小的挑战。与此同时,除液晶显示外的多种显示技术也已遍地开花,目前,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ED(迷你发光二极管)等技术“百花争艳”。WitsView表示,OLED、miniLED电视在取代液晶电视,高端消费者受疫情的影响较小,他们或选购技术更先进的OLED电视和microLED电视。不过,在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领域,日韩企业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TCL华星等国内厂商尚在追赶阶段。目前有消息称,京东方正着手研发8代OLED产线,欲提高中小尺寸OLED产量,积极争取2023年进入苹果iPad的OLED面板供应链,加速追赶韩国面板巨头。TCL华星也正在积极升级OLED产业链,并且也在研发MicroLED、MiniLED等技术。
挖来小米前高管 酷派能否东山再起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继去年年底宣布重回中国市场后,酷派最近又挖到四名小米前高管组建全新的管理团队。作为曾经国产手机第一阵营的品牌,酷派如今却在中美市场之间艰难辗转。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酷派正在逆境中寻找发展机会。挖来四名小米前高管10月9日,酷派发布公告委任四名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涉及运营、销售、硬件、互联网中心等范围,可谓集团管理团队的一次“升级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位高级管理人员均有小米工作经验。其中,被委任为酷派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集团参谋部参谋长的秦涛之前曾担任小米集团渠道创新部总经理;被委任为酷派集团副总裁及销售与服务中心总裁的胡行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小米集团、京东等负责电商渠道与新零售创新渠道业务;李宇靖获委任酷派集团副总裁及硬件产品中心总裁,之前其曾担任小米集团手机产品总监及集团参谋部总监,并负责Redmi手机产品线规划、硬件产品体系战略规划等;司马云瑞获委任酷派集团副总裁及互联网中心总裁,之前其曾在小米集团担任人工智能与云平台大数据部负责人及高级总监、互联网商业部副总经理等职位。在今年半年报中酷派表示,从去年年底起,公司已开始重建运营管理团队,制定了全新的渠道、产品和品牌策略。在10月12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酷派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陈家俊表示,可以用“专业、创新、有活力”来形容这个新团队。“新酷派与旧酷派的区别,首先是新的团队,还有新资本的加持和新战略的制定。”陈家俊说。“想当年酷派与中兴、华为、联想并称‘中华酷联’,现在已经被边缘化的酷派决定重返中国手机市场并聘请四名曾经的小米员工为高管,和前些年小米吸引卢伟冰、常程、杨柘等多名手机行业的老兵组建‘复仇者联盟’一样,都是手机行业在人员上的合理流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股东、高级合伙人熊浩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其背后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优秀人才带来的供应链等资源,另一方面是行业成熟管理团队配合比较默契,可以快速复制同行业比较成功的业务模式和小米生态。 频繁更换“战场”除了招兵揽将这一决策外,“战场”的选择也成为困扰酷派的“心头病”。2016年-2019年,由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酷派手机在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和销量均大幅减少,酷派连续三年的营业收入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下跌,整体毛利率也由正转负:2016年酷派营业收入为79.70亿港元,同比减少45.7%,整体毛利率为4.4%;2017年酷派营业收入为33.78亿港元,同比减少57.61%,整体毛利率为-9.43%;2018年酷派营业收入为12.77亿港元,同比减少62.19%,毛利率为-5.63%。酷派在年报中表示,由于美国区域的收益贡献明显增长,直至2018年美国地区的销量还是占据了总销量的绝大部分,因此该集团决定将美国市场视为主要业务地区,并将优质资源分配至该业务区域。在选择持续深入美国市场后,2019年酷派推出了七款新型智能手机及其衍生电子产品。得益于北美市场较高的认可度,以及出货量的增长,2019年酷派营业收入18.58亿港元,同比增长了45.50%,整体毛利率开始转负为正,为23.35%。但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酷派推迟了新机型的上市时间,销量大幅减少,同时选择以较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来维持合作客户,因此酷派业绩再次下跌。2020年酷派营业收入为8.12亿港元,同比减少56.31%,整体毛利率为15.04%。在此情况下,去年年底酷派决定重返中国市场,并开始重新搭建运营管理团队。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尚未看出酷派有放弃美国市场的动向,而只是将战略重心转向国内。酷派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及中美两国政治大环境影响。美国疫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经济一直处于乏力状态,同时,虽然酷派在美国已完全本土化,但由于美国欲重塑半导体供应链的政策导向,酷派难免会受到影响。而国内市场不仅规模巨大,同时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消费能力已经开始逐步释放。在这种情况下,酷派将战略重心重新转向国内是情理之中的。国内求生困境重返中国市场的酷派将面对怎样的竞争态势?它靠什么东山再起?截至今年6月30日,酷派集团上半年未经审核的营业收入为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1%。该公司表示,虽然今年5月发布了COOL20手机,但是由于前端零售交付系统能力仍然不足,产品的销量并无显著提升,因此该产品并未对其上半年的财务表现作出重大贡献。同时,由于上游供应收紧,部分核心原材料的成本上涨,整体销售成本增加;而美国市场的手机订单售价在产品上市前已经确定,难以调升,因此整体毛利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亏损。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市场仍是酷派今年上半年营运收益的主要来源。从国内的销售情况来看,在酷派官网和酷派京东自营旗舰店里,目前只有一款手机酷派COOL20在售,最高配的价格为1099元。10月13日,京东以销量与销额计算的“400元到699元手机榜”显示,酷派COOL20手机排名第八位,前七位被Redmi、诺基亚等品牌占据。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酷派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发展机会?陈家俊表示,目前的市场行业仍存在一些深层机遇。在硬件迭代放缓的背景下,新品牌有机会在硬件、系统和服务等方面追赶头部品牌;在供应链波动风险的背景下,酷派拥有更大的调节空间;同时,酷派会以数字化渠道管理模式来迎接存量萎缩带来的渠道变革机会。“酷派的目标是三年内重返国内手机品牌的第一梯队。”陈家俊说。据悉酷派将重点布局2000元以内的产品。“从经营策略上,我们先从1000元价格段开始,后续也会有更完善的布局。” 秦涛表示。
聚焦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5G技术在诸多领域开花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 文/图)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5G终端用户突破4亿。9月27日至9月29日,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PT展)在北京召开。本届展会以“创新点亮数字化未来”为主题,中国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5G技术在诸多领域开花。在智慧医疗领域,通用技术集团推出的一款小通移动诊疗车,将医疗资源进一步延伸至偏远山区、乡镇等资源匮乏的地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款诊疗车可以远端控制机械手臂进行B超检查。一般会用在海上钻井平台、重大国际化项目、援藏援疆对口帮扶等场景,把这个机器放在需要的地方,医生远程操作就可以,现场只需要有护士在。如果是一些浅表脏器的检查,护士都可以不用。”图为小通移动诊疗车,可远程进行B超检查在中国广电的展台有一个医院物流机器人,它通过5G、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内部物资运输、标本回收、无菌机械包配送等,以保障医疗安全、降低感染风险、提升管理水平等。在中国移动展台,记者看到了一款移动VR(虚拟现实)驾培设备,这款设备可以解决驾照学员练车远、练车难的痛点。该项目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是和驾校合作的产品,通过5G、VR技术,能够完全模拟驾驶培训课程的内容。现在东方时尚驾校已经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这个设备了。新学驾照的学员需要在这个机器上完成一部分学时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去学真车。现在北京市区有20个网点,这样就很方便学员就近学习,不用再跑很远去驾校练车了。”移动VR驾培设备,可模拟驾驶培训课程内容在生活方面,5G技术已应用在了生活、办公,以及远程辅导孩子写作业等种种场景。在华为的智慧厨房里,所有的设备均搭载鸿蒙系统,只需要手机在机器设备(如豆浆机、咖啡机等)上轻轻一贴,就可以实现设备的识别、配对和远程操作;办公方面,可以将手机内容投放到显示屏上,在无电脑的情况下实现即时办公;通过小精灵智慧屏,家长在出差的时候可以远程辅导孩子写作业,也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批注。华为智能厨房,通过鸿蒙系统实现终端互联和设备远程操作在工业方面,5G技术也给众多企业带来了解决方案。其中,中国移动展示的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引起众多行业观展者的关注。以水泥行业为例,通过融合5G、云计算、AI、视觉质检等技术,中国移动围绕“上游矿山、水泥产线、智慧园区”等全业务场景打造5G智慧水泥综合解决方案,在水泥生产的矿区和厂区打造“5G高清360°VR远程参观”“5G大规模数采”“ 5G视觉质检”“5G视频安防”四个5G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促进水泥行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观众在体验VR冬梦雪车5G技术也可以帮助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线下实体商业。中国电信提出的5G+MEC智慧商业数字孪生平台,通过智能停车取车、线下消费引流、数字化品牌店铺等场景,来提升线下实体商城的客流量。目前该平台已应用于北京西单大悦城、安徽合肥万象城、杭州武林银泰等商城。警务工作也融合了5G技术应用。中国电信利用5G技术打造了集立体巡防、移动警务、重大安保等为一体的5G+智慧警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警务实战能力、降低了执法核查难度,并确保系统高度安全。值得一提的是,5G技术也将在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上大显身手。中国联通通过云转播技术,来实现转播设备云端化和人员服务远程化,在比赛现场无须转播车和大量工作人员,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转播效率;5G自由视角直播系统,可以在客户端实现任意视角切换、自由缩放、慢动作环绕等功能,从而在多种不同终端(手机、平板等)真正实现直播画面的“千人千面”。
央地加快部署 未来产业发展提速
中国商报(记者 王莉)当下,我国对于未来产业正在加快部署和培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今年以来,多地竞相发力积极培育布局未来产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药物、未来网络、清洁能源……这些未来产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主流产业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引领变革。今年以来,我国创新和高技术领域保持了较快发展。图为观众在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上参观。(图片由CNSPHOTO提供)战略机遇不容错过什么是未来产业?专家认为,未来产业是指以重要科学发现或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主流产业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引领变革,且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形态。关于未来产业的背景,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表示,从国际看,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前谋划颠覆性、变革性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国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对我国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我国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未来产业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颠覆性、不确定性和先机性等明显特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未来产业将朝着智能化、绿色低碳,增进人类健康方向发展,如人工智能,其有望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为虚拟制造、模拟医疗等提供场景丰富、互动及时的平台环境,从而催生出新兴产业。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朱建武日前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创新和高技术领域保持了较快发展。首先是高技术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数据显示,1-8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13.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5个百分点;投资的两年平均增长率是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3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加蓬勃。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和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成效更加明显,又有新的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运行。此外,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累计建成了100万个5G基站,搭建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六个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也全面推进。央地加快相关部署“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专家表示,这是国家面向未来特别是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都加快了对于未来产业的部署。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从领域上,重点是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从区域上,重点是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先导示范区,推动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此外,还要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培育若干未来产业。此外,多地也竞相发力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深圳几年前就率先提出“未来产业”的概念,并出台了《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将生命健康、海洋、航空航天等产业列为未来产业。今年6月,深圳发改委发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未来产业策源地。今年5月,国内首个省级层面“十四五”未来产业规划——《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在各地“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已有北京、上海、深圳、湖南、安徽、江西、四川等多地对未来产业进行谋划,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等。四川提出,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工程、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集群。浙江提出,超前布局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第三代半导体、类脑芯片、柔性电子、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与此同时,国内重点区域在陆续建设未来产业园,商业巨头也扎堆涉足未来产业。多个领域先试先行专家认为,发展未来产业应在国家层面及早部署、抢占先机,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同时,要高度重视市场机制和包容监管,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培育未来产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支持多领域先试先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比较强,创新意愿足,长期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有利于弥补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自主研发突破国外制约,弥补关键技术、核心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短板。”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认为,中小企业在未来产业发展中优势明显,而且规模小,船小好掉头。他表示,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国际上很多创新型国家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对中小企业的研发,在竞争前给予必要的支持,以解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的力量,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权益类直接融资,通过资本投入来为中小企业的研发提供资金支撑。国家高新区将发挥创新高地和主阵地的作用。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表示,国家高新区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选定未来产业方向,着力培育形成若干未来产业,将国家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高地。此外,专家还建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川、重庆等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先进地区建设未来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此外,支持更多有条件的省份开展试验应用,加强传统产业与未来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制造、金融、医疗等行业开展示范试点,全面推广应用以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技术。与此同时,加强跨地区的试点协调,强化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云计算等相关领域的协同发展。
平头哥推出首颗通用芯片 阿里巴巴“造芯”大业再进一步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 文/图)阿里巴巴的“造芯”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0月19日,在2021云栖大会主论坛上,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发布自研云芯片倚天710,这也是平头哥成立以来推出的第一颗通用芯片。首次亮相的倚天710芯片平头哥芯片家族壮大和2019年发布的AI推理芯片含光800不同,倚天710是一颗通用服务器CPU(中央处理器)芯片。CPU是计算机系统最核心的单元,负责接收、处理、运算计算机内部的所有信息。据了解,芯片种类繁多,一般简单分为通用芯片和专用芯片。其中前者广泛应用于主流消费电子领域,不论是设计还是制造比后者难度都要高。该芯片的研发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此前服务器芯片最先进的工艺仍为7纳米,倚天710则是第一颗采用5纳米工艺的服务器芯片,芯片共容纳了600亿晶体管。多芯片堆叠技术则可以确保芯片性能、功耗的优化。倚天710的问世也让平头哥家族继续壮大。2019年7月,平头哥发布RISC-V处理器玄铁910,迈出了平头哥成立后的第一步,玄铁910的发布意味着基于RISC-V架构的高性能芯片成为可能,也让芯片设计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并为终端提供算力基础设施,这是阿里巴巴构建芯片生态的重要一步。在2019年的云栖大会上,平头哥发布了阿里巴巴第一颗芯片含光800,这是一颗针对场景深度定制的芯片,推出后便应用在阿里巴巴内部核心业务中。例如在城市大脑中实时处理杭州主城区交通视频,需要40颗传统GPU(图形处理器),延时为300毫秒,而使用含光800则仅需4颗,延时降至150毫秒。上述研发人员也透露,经过两年的发展,含光800如今已规模化应用于搜索推荐、视频直播等场景。主要来说, AI芯片含光800通过阿里云为人工智能场景提供算力,而用服务器芯片倚天710则通过阿里云为云上客户提供差异化的顶级算力。倚天710芯片的介绍自用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芯片不出售,主要为阿里云自用,倚天710将在阿里云数据中心部署应用。同时,阿里云正式推出面向云原生时代的“磐久”自研服务器系列,首款搭载自研芯片倚天710的磐久高性能计算系列也同时亮相,该款服务器将在今年部署,同样也为阿里云自用。“倚天710是阿里云推进‘一云多芯’策略的重要一步。”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如是说,“一个以云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体系结构正在形成,随着云网端技术进一步融合,未来无论企业或个人,计算将进一步向云上迁移。”他认为,这个全新的体系正在三个层次演进:首先在基础设施层,云向下定义硬件,自研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建设云为核心的硬件体系;其次,核心软件基于云来重构,开源社区成为创新中心,并催生低代码等新的开发方式,让云更易用;最后在应用层,未来随着5G网络发展,计算和数据加速向云上迁移,催生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我们将继续与英特尔、英伟达、AMD、ARM等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目前阿里云已全面兼容x86、ARM、RISC-V等主流芯片架构,自研倚天710进一步丰富了阿里云的底层技术架构,并与飞天操作系统协同,为云上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云服务。” 张建锋表示。软件硬件协同发展服务器芯片发布、玄铁系列处理器开源,阿里巴巴的软硬一体化、端云一体化战略逐渐清晰。与此同时,除了基础设施外,阿里云在软件和应用上都在做商业化。张建锋举例说,云网端的深度融合,已经催生出云电脑、元宇宙、自动驾驶等新物种。例如阿里巴巴发布的云电脑“无影”,仅有名片大小,适配所有屏幕,连上阿里云就是一台超级电脑。工程师们已经在使用无影进行编程,因为数据都在云端,不在本地电脑存储,工程师不用再担心核心代码的泄露,也不用再购置高配硬件,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无限算力,处理各种复杂计算需求。实际上,早在2019年,张建锋就曾表示,阿里巴巴将成为一家软硬件一体化的公司,无论是芯片还是服务器的打造研发,均是上述思路的体现,小蛮驴机器人和云电脑无影等“新物种”则让商业化落地变成了可能。职业投资人程宇表示,端云一体化使得阿里巴巴的业务从软件走向硬件,而且从实质上降低了企业对硬件的成本,端云一体化不但使得企业和个人的终端拥有了云端这样的超量计算能力,也降低了终端自身对硬件的技术要求。不过,通信高级工程师杨波认为,云电脑和物流机器人都是现有概念的升级,不能算是端云结合的颠覆。实际上,这种结合不仅仅是阿里云未来的重要战略,也是未来物联网公司的战略方向,相比而言,缺乏终端业务是阿里巴巴和阿里云的短板和劣势。
华为做起“二手”生意 能挽救下滑的手机业务吗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 见习记者 赵熠如)华为最近开启了一项新业务——“二手机”,即在官网售卖经官方认证的二手手机,不过售价并不低。该举措能否挽救华为持续下滑的手机业绩?上架售卖二手手机近日,华为手机官方微博表示,为了提升电子产品的再利用,正式开启“二手机”业务,每一台官方认证的二手手机,性能都经过严格把控,且都装配了全新电池,搭载鸿蒙2系统,提供一年质保。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运营官、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表示,华为一向重视社会责任,并在绿色环保方面持续进行投入。希望通过此举促进电子产品的循环利用,让设备焕发新生。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商城上架了八款二手手机机型,其中Mate 20 RS保时捷设计和Mate 30 RS保时捷设计等两款机型在“服务”一栏内标注有“由华为终端提供商品、发货开票及售后服务”字样;其余六款机型则开放了四个“抢购通道”,分别由四个不同的第三方公司提供商品、发货和开票。这四家公司分别为上海悦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回收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意象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奇立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企查查信息显示,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二手数码交易、二手手机批发零售、手机数码回收、二手手机监测及回收等业务。中国商报记者发现,这八款机型大部分好评率达到了90%以上,有消费者表示“和新机无区别”“比想象中的新很多”“‘99新’就像全新的一样”。但也有一些机型的抢购通道好评率只有不到80%,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有“手机后盖缝隙大”“音乐有杂音”“电池不耐用”等。除此之外,大部分机型的抢购通道内均存在缺货情况,在颜色、版本、新旧程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货。只有少数机型的抢购通道能将货备全。“华为认证二手机,是华为与不同的认证合作伙伴(即回收商企业)推出的。在同一手机型号下,不同的回收商提供的手机质量没有差别。选择不同的‘抢购通道’下单,则由该通道相应的回收商负责发货。”华为客服告诉记者。华为客服表示,华为认证二手机有两种,一种是华为自己做(即Mate 20 RS保时捷设计和Mate30 RS保时捷设计两款机型),另外一种是第三方回收企业来做。区别在于,前者的售前、售中及售后退货服务均由华为负责,后者的这些服务由第三方回收企业负责。“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权益不受影响,两种都是一样的。华为认证二手机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均可享受华为官方一年保修服务,也都可以在华为售后门店进行维保。”华为客服表示。为何做起“二手”生意华为为何开启这一业务?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公司的目标是活下去,由于美国制裁,新机发布和出货量受到影响,需要保证现网手机数量不能骤减。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持用户规模。鸿蒙升级、低价维修、4G机型发售、二手手机销售,多多少少都和以上策略有关系。”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受制于芯片困境,华为手机目前面临较大的压力。芯片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这就需要华为尽量延长自己手机产品生存周期,保持手机用户规模。所以华为此时推出二手手机业务,还是为手机业务的继续发展提供一个支点。“在华为手机因为缺5G芯片而新机销量大幅下降的时间点,华为发力二手手机市场,既符合绿色环保经济发展趋势,又维护了华为品牌。” 研发与创新管理咨询专家、《华为研发》作者张利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通过在官网上提供有保障的服务,以及鸿蒙系统带来的技术升级,相信华为未来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促进循环经济。”“王者归来”还需时间“从大环境看,智能手机生产受到芯片短缺影响,5G手机价格较高且吸引力有限,用户换机周期拉长,二手手机存在市场空间。”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华为手机现在生产困难,新机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为保持市场份额,二手手机销售也是必要的可行选择。虽然华为整机生产受限,但部分软硬件元器件可借助所谓的‘二手机’实现销售,有助于保持供应链。”从第三方二手交易平台的数据来看,二手手机市场存在增长空间,且华为手机占比仍旧可观。根据转转集团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手机行情报告》,今年三季度华为手机在二手市场的交易量占比为11.99%,排名第四。此外,今年“双11”,华为在二手市场表现强势,以12.36%的交易量占比跃居第二位,仅次于苹果手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今年三季度国内手机销量华为排名第6,市场份额为8%,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与今年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8%。不过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内部宣讲会上表示,华为手机还会做下去,华为手机业务在2023年要“王者归来”。事实上,在今年9月召开的华为全联接2021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表示:“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也不会把手机业务出售。我们正在努力,努力再努力,让我们手机业务在适当的时候重回正轨。”
小米智能手机业务面临困境 出货量放缓不只是因为缺芯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小米集团今年三季度交出了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双增长的成绩单,但是其最为倚重的智能手机业务却面临困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手机出货量放缓的原因不只是缺芯。智能手机业务面临困境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总收入为781亿元人民币(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下同),同比增长8.2%,增速下降26.3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上涨6.5个百分点。业绩发布第二日,小米股价大跌近7%。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三季度相比,今年三季度小米的总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为IoT(物联网)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智能手机业务贡献极低。财报显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由去年三季度的181亿元增长到今年三季度的209亿元,增长率为15.5%;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由去年三季度的58亿元增长到今年三季度的73亿元,增长率为27.1%;而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则由去年三季度的476亿元增长到今年第三季度的478亿元,增长率仅为0.5%,增速同比下跌了47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总收入环比下降11.1%,经调整净利润环比下降18.1%。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收入环比减少19.1%,只有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还保持着微弱增长,其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0%和4.3%。智能手机业务为什么成为阻碍小米总收入增长的因素?如何看待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增长态势?缺芯是主要原因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90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8%,与今年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7.1%。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数据,今年三季度小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份额为14%,环比下降14%,排名下滑至第四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今年三季度小米在全球市场的排名被苹果反超,回落到第三名,市场份额从二季度的17%下滑到三季度的14%。小米集团在财报中解释,智能手机出货量减少主要是因为全球核心零部件(包括SoC,即系统级芯片)供应短缺。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王翔表示,芯片短缺影响到的智能手机,应该有1000万台到2000万台。他表示,今年全年小米都受到了供应短缺的影响,下半年受到的冲击更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创纪录的出货量,前三季度实现1.46亿台的出货量,追平了去年全年的出货量。王翔还表示,明年上半年依然会出现结构性的缺货,不过从全年来看,情况会有改观。“应该说零部件供应链短缺对整个手机行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三季度同比下降6%,虽然有整体趋势的影响,但如此明显的降幅,还是能看出零部件供应链短缺,尤其是SoC的短缺对整个手机行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另外,从消费周期来看,三季度处于国内两大购物节之间,且临近国庆黄金周,所以当季出货量环比下降是正常现象。此外,苹果iPhone13系列的强势表现也对包括小米在内的国内各大厂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手机品牌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严重,小米手机此前销售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华为手机留下的市场空间,而目前荣耀重启,市场竞争加剧,其出货量和份额下降也正常。”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表示。高端之路见成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和收入表现均不及预期的同时,智能手机的毛利率却在增长。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2.8%,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个百分点。财报显示,毛利率同比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ASP(平均售价)增加6.7%,由去年三季度每部1022.3元上升至今年三季度每部1090.5元。而ASP上升主要是由于今年三季度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加所致。张扬表示,小米手机ASP同比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双品牌战略初见成效,高端机出货量明显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高端手机(价格在3000元人民币或300欧元以上)出货量接近1800万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1000万台。其中,境外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80%。“小米一直在致力于做中高端市场,单价上升是必然,而且从行业看,整体市场的手机单价都在上涨。”马继华表示。物流压力减缓增长在智能手机业务受阻的情况下,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成为了小米第三季度表现较好的两大业务。“小米很早就开始进行智能生态的布局,在新十年之际提出的‘手机×AIoT’战略,已经为其打开了新的增长点,让整个小米生态的盈利点从手机向IoT产品、互联网等各个领域发散。”张扬表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受到了物流成本的影响。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为209亿元,环比增长1.0%,该增长被本季度境外海运物流影响的若干IoT产品销售额减少所抵消。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表示,由于物流成本的上升,一些销往海外的产品订单延迟或取消了。另外,海外和国内的产品组合也因此有所变化。王翔表示,运输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是生态链产品的海外业务,包括公司IoT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出货。运费提高会增加成本上的压力,但是相信这个问题在逐步改善,并希望明年物流方面能够有根本性的改善。互联网服务业务以同比27.1%、环比4.3%的增长率,成为小米今年三季度增长率最高的业务。财报显示,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广告及游戏业务增长所致。林世伟表示,小米在全球有更广泛的用户基数,用户基数增加,进而出货量增加,这是互联网服务营收最大的推动力。另外,高端智能手机用户占比增加,推动了游戏单位用户收入和预装App的收入,更多的小米高端智能手机也会促进互联网服务的广告收入。同时电视业务也为互联网服务业务贡献了增量。
网盘行业告别限速时代 如何留住用户成新问题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 文/图)网盘行业告别限速时代。近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推动下,首批八家网盘企业承诺为各类用户提供无差别的上传或下载速率服务。实际上,限速一直是网盘行业发展的顽疾之一,如何为用户提供其他差异化服务、找到新的盈亏平衡点,是相关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盘行业跨入不限速时代日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指导下,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百度网盘、腾讯微云、天翼云盘、和彩云、阿里云盘、迅雷云盘、360安全云盘和网易网盘共八家网盘企业,签署了《个人网盘服务业务用户体验保障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承诺2021年内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为各类用户提供无差别的上传或下载速率服务。此前,工信部也印发了《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网盘相关企业应优化产品服务资费介绍,清晰明示存储空间、传输速率、功能权益及资费水平等内容,不得进行误导宣传。在同一网络条件下,向免费用户提供的上传和下载的最低速率应确保满足基本的下载需求。工信部表示,针对用户反映“网盘类服务宣传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不相符”“免费用户的使用速率与付费用户体验差距过大”等问题,前期已出台了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规范移动信息服务业务资费和收费行为等管理要求。综合考虑网盘类服务的业务形态、服务模式、用户感知等因素,从宣传和满足用户基本需求两个方面,对相关企业提出了优化产品服务资费介绍,提供合理的上传和下载速率,满足免费用户的基本使用需求等要求。实际上,限速一直是网盘行业的顽疾之一。个人网盘市场曾经也经历过“混战”阶段,新浪网盘、360云盘、金山云盘、百度网盘等很多云盘低价甚至免费为用户提供50G、100G、1T的存储容量。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大量云盘面临破产关停,个人网盘也进入“巨头时代”,压缩存储空间、下载速度限速等问题也逐渐出现。2019年,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使用百度网盘下载文件时,如果没有购买超级会员,则下载速度会被限制。该网友表示,在电信百兆光纤下使用百度网盘下载文件时,页面提示购买超级会员可以提升下载速度,但在没有购买超级会员的情况下,下载速度会被限制,仅为100-200kb/s,甚至还会出现60kb/s的情况。百度网盘官方微博回应称,推出限速是因为成本压力太大。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有关部门推动网盘企业提供无差别速率服务,其目的还是推动互联网企业更好地服务民生、推动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让民众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福利。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则认为,网速不是构建网盘产品区隔的要素,网盘要变成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行业就必须进行高层次的竞争,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应着眼于长远,加大研发技术投入,结合优势业务资源,构筑起自身市场优势。网盘企业将如何应对“我觉得这项举措很好。”27岁的白领吕白(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之前的一些网盘产品下载速度可以用‘龟速’形容,必须要办理会员才能正常下载,但是当我办完会员之后才发现还有超级会员,想要体验更快的下载速度只能不断升级会员,我试用了一下确实下载速度极快,但会员价格也更贵。”记者也对比了目前部分网盘App会员和非会员的权益差别,百度网盘App又分出超级会员、联合会员、工作套餐等多种形式,以超级会员为例,百度网盘介绍称超级会员“尊享级速下载、5T超大空间等38项特权”,开通超级会员后,使用客户端下载文件时,专享下载高速通道,最大程度提升下载速度,节省下载时间,而相比之下,普通会员则不享有极速下载的功能,空间也仅能扩容至2T。腾讯微云同样将普通用户和超级会员的权益进行了区分,超级会员最多可拥有8T的储存空间,而普通用户只有10G。微云默认传输通道限速为100kb/s,而微云超级会员则享受极速传输通道,上传或下载任务的速度成倍提升,超大文件也能极速上传或下载。腾讯微云对会员下载速度的介绍截图综合来看,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签署了公约,但各家App的会员宣传页面仍然显示对普通用户限速,不限速且下载速度高于普通用户仍然是会员的卖点之一。面对有关部门提出的新要求,各家网盘企业又将如何应对?根据目前媒体报道的网盘企业落实举措,网盘企业基本上都不是直接取消限速,而是提供部分不限速功能,同时依靠衍生功能提供其他服务。例如,百度将推出网盘青春版,不再限制上传及下载速度,但是网盘容量只有10G。对此,百度方面也向记者表示该消息属实。百度针对用户差异化需求,将推出全新的无差别速率产品百度网盘青春版,免费用户将享受10G存储空间,百度网盘现有版本将同时为用户提供服务,两者可使用同一账号、同一设备登录。记者也发现,八家网盘企业中,阿里云此前就曾以不限速作为宣传点。相对而言,不限速的要求对于阿里云来说影响似乎是最小的。今年3月,阿里云盘宣布正式启动公测,记者注意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上传下载均不限速,这让不少用户大呼“真香”。阿里云方面还表示,无论未来用户是否加入会员均不会限速。全球咨询与服务机构Forrester分析师卢冠男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云盘服务是否限速,取决于厂商的商业模式。厂商是否能在限速以外的指标上找到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是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网盘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不代表以后网盘都不限速,因为按照网速和容量差别定价是网盘的基本商业模式。当然,因为竞争关系,各家厂商会设计更多产品,提升服务。”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记者表示,“阿里云盘是后来者,提供不限速低价产品很正常。网盘使用与社交软件分享是一对组合,牵扯到大厂之间的互联互通难题,加上内容管理和商业模式方面的问题,此前很多公司退出,剩下的公司掌握主动权后开始通过会员等限制方式盈利。在网盘提速降费之后,整个行业必须寻找新的更关注用户体验的运营模式。”如何用差异化服务留住用户对于网盘行业告别限速时代,虽然有不少用户拍手叫好,但也有一些购买了网盘会员服务的用户认为,如果实现无差别速率,自己前期投入成本购买的VIP服务就丧失了体验上的差异感。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差异化服务、留住用户对于网盘企业来说依然重要。张孝荣表示,停止限速对企业而言意味着营销成本增加,网盘企业为了迎合用户需求,不得不投入成本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百度网盘此前表示,为广大用户提供免费的空间内存,对企业而言已经成为需要每年持续支出的高额成本(国内外同类产品都已经在对空间大小进行收费比如iCloud),除此之外还有服务成本和带宽成本。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盘行业前景依然广阔,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云盘行业活跃人数达9511.42万,活跃人数全网渗透率达9.17%。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张书乐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网盘一直靠限速作为主要的增值服务来保障用户付费,其实也间接造成强迫用户付费的状态,无差别速率之下这一盈利场景消散。而只做消费端的通用型网盘平台本来就在亏损和缺少盈利场景的泥潭里挣扎,在这种背景下,行业或许会再一次洗牌。他表示,当前网盘竞争赛道无外乎两种,其一是企业服务类型的网盘,其二则是效法手机厂商的云盘,在存储空间上设限,同时开发更多垂直服务、功能和个性化网盘产品,如百度网盘推出的一刻相册。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对于各大网盘企业来说,停止限速就意味着网盘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收入来源,提升自己在垂直市场上的竞争力,真正用服务来让消费者认同。“对于当前整个市场来说,个人网盘最大的竞争点应该是服务水平,如何能够在网盘市场上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提供更多的资源,让用户更依赖你的产品,这可能才是当前服务最大的方向。”他表示。
我国5G终端用户占全球80%以上
5G信号全覆盖、下行带宽最高可达千兆;基于超高清智慧观赛和自由视角视频技术,用户能在5G手机上远程360度随意切换观赛视角,还可穿戴虚拟现实头盔身临其境般观看直播……步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中国联通建设的300个通信基站、近万套室内分布系统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增添了科技范儿。“5G商用以来,各地各部门从站址规划、资源开放、用电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我国5G发展取得世界领先的显著成就。”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5G网络建设和用户数量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115万个,占全球70%以上,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独立组网网络。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占全球80%以上。5G核心技术保持领先。我国企业声明5G标准必要专利数、国产品牌5G系统设备出货量、芯片设计能力等方面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前三季度,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达到1.83亿部,同比增长70.4%,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3.8%。5G应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1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其中,工业制造、采矿、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落地,“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1800个;5G空中课堂、5G虚拟实验室、5G智慧校园等应用初具规模;超过600家三甲医院开展了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增强现实导游、4K/8K直播等5G应用在信息消费领域快速发展。工信部日前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26个,实现城市和乡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其中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原标题:我国5G终端用户占全球80%以上)
能直接打开淘宝抖音链接 微信外链“松绑”或带来新变化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微信互联互通又有新进展。11月29日,微信发布信息称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中国商报记者测试后发现,目前微信可以在点对点聊天中直接跳转电商购物外部链接,并完成购买支付等流程。有观点认为,微信的进一步开放将拓展更多商业机会和场景。微信为外部链接“松绑”11月29日,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公布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方案。根据声明,该阶段调整主要为三点:一是在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二是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为贯彻安全底线原则,同时兼顾用户使用体验,将在群聊场景下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三是后续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9月17日,微信曾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调整的声明》,开放了一对一聊天场景中访问外部链接。同时为用户提供自主选择功能,设立外链投诉入口。中国商报记者也进行了相关测试。目前最新版本的微信已经可以直接打开淘宝、京东等平台的购物链接,也可以直接打开抖音短视频的分享链接。例如在淘宝App中,选择复制链接并复制到点对点聊天界面中,即可通过该链接直接通过微信跳转到淘宝的商品详情页,用户登录淘宝账号后可完成加入购物车、购买、支付等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脑端,微信仍不能直接打开淘宝和抖音链接,点击链接后显示“如需浏览,请长按网址复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的提示。“微信响应国家互联互通的号召,总体上是一个积极的姿态,此前是在封闭的点对点聊天中许可访问外部链接,现在在群聊中试点开放外链,迈出了互联互通比较实质性的一步。点对点聊天一般仅限于熟人之间,微信的好友环境一般较为封闭,并无太多陌生人,所以这也是出于外部链接安全的考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新商业机会或将涌现根据腾讯第三季度财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数据继续增长至12.62亿,同比增加5.4%,活跃小程序的数量同比增长超40%。随着微信对外链的进一步“松绑”,有观点认为,这会拓展更多商业机会和场景。国盛证券曾在研报中测算,如果微信向其他平台单向开放,或可带来3000亿-7000亿元电商导流成交额,但这不一定会为微信带来收入。如果这一开放能做到微信和其他平台间长期双向的互联互通,则或可为微信带来近7000亿元的额外私域电商成交额。这将在长期体现为,微信作为电商基础设施的越来越重要的服务和变现价值。盘和林则认为,从流量上看,微信开放外部链接带来的流量会是非常大的,因为我国微信用户超过12亿,1%的人分享外链,对于外部链接大的企业那也是1200万的浏览量,预期这个外链流量会逐渐渗透到用户习惯中,所以预期导流量在开放后会逐渐增加。“但是也需看到,点对点的外链分享基于用户熟人社交体系,外链内容并不会过于广泛,熟人之间往往仅限于可控、熟悉的内容,不会过多夹杂不可控不安全的链接。所以,外链分享火爆的同时,外链传播率可能不高。大多数外部链接仅限于熟人圈子内传播。”盘和林表示。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发展的应有举措,对用户使用的便利性价值很大,也会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互联互通已成大势所趋在9月1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明确要求各互联网平台务实推动解决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微信、支付宝等App也已在支付等领域进一步开放。目前,微信支付已宣布与银联云闪付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用户可于全国省会城市通过云闪付App扫描微信收款码完成支付。云闪付App已全面支持Q币、QQ音乐和腾讯视频的充值服务。微信支付也发布声明称,支持用户通过云闪付付款至微信支付商户,可以在微信支付商户平台开通“云闪付付款到商家”功能。目前,小程序已全面开放云支付的接入,可以在微信支付商户后台一键开启,无需进行额外开发。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各平台间的互联互通仍然不彻底。例如微信此次只是开放了一对一聊天的外链,群聊中仍不能打开外部链接,在电脑端也仍然不能直接打开外部链接,淘宝等电商平台也仍然未能接入微信支付。“微信终于开始进一步开放外链,这是一大步,但对互联互通来说还远远不够。”马继华表示。盘和林表示,未来微信会试点群组聊天中的外链分享。和点对点不同,此类分享会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让信息传递更快,此时腾讯需要配套更加完备的信息传播链路监控系统,利用数字技术来保障外部链接传播的安全性。同时也要对外链安全责任做好更多预案,以完备的防御姿态应对信息快速传播带来的风险。
4纳米芯片打擂台,联发科高通竞逐高端手机芯片市场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高通4纳米制程工艺SoC(系统级芯片)骁龙8 Gen 1近日登场,众多手机厂商竞相进入首发梯队。而抢在高通前面的联发科已发布了4纳米制a程工艺SoC芯片天玑9000。高端芯片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激烈。手机厂商为何选择高通12月1日,高通在2021骁龙技术峰会期间推出骁龙8 Gen 1移动平台。其采用4纳米制程工艺,搭载全新的Cortex-X2超大核,主频3.0GHz,同时拥有三颗2.5GHz的Cortex-A710大核和四颗1.8GHz的Cortex-A510小核。其CPU(中央处理器)部分性能提升20%,能效提升30%;GPU(图形处理器)部分性能提升30%,能效提升25%。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小米、vivo、Redmi、realme、OPPO、iQOO、荣耀、一加、中兴通讯、努比亚、黑鲨、索尼,夏普以及摩托罗拉等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厂商和品牌,表示将采用骁龙8 Gen 1移动平台。骁龙8 Gen 1的商用终端预计将于今年年底面世。中研普华研究员覃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芯片产品本身性能来看,骁龙8 Gen 1在5G、AI(人工智能)、游戏、影像等多个方面升级明显,性能的提升会直接提高手机厂商产品的竞争力;从合作基础来看,小米、OPPO、vivo、荣耀等厂商与高通具有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如果想要手机更大程度地发挥出芯片的性能,就需要手机厂商与芯片商好好‘磨合’,过程通常持续几个月,类似于联合开发。这样可以使手机系统更好地适配芯片。所以对于一些已经与高通有很好合作的手机厂商来说,这个‘磨合’的过程已经很完善了,再去更换芯片供应商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而且从市场角度来看,高通芯片的指标、数据、口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对于提升手机本身的竞争力是有帮助的。”一位手机芯片行业从业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姚嘉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高通历年来的旗舰级移动平台发布会都会邀请重要厂商。尤其是在今年,联发科的攻势相当猛烈,高通的确需要寻求众多OEM厂商和品牌的支持。联发科冲击高端芯片市场事实上,在高通骁龙8 Gen 1发布之前,联发科便已率先发布了4纳米制程芯片。11月19日,联发科发布了最新的5G旗舰芯片天玑9000,成为全球第一颗采用台积电4纳米制程的手机芯片。该款芯片基于Armv9 架构组合,拥有高性能Cortex-X2超大核心,超大核主频高达3.05GHz;同时有三颗2.85GHz的Cortex-A710大核和四颗1.8GHz的Cortex-A510的小核。联发科表示将于12月16日举行天玑旗舰战略暨新平台发布会。这并非联发科第一次冲击高端芯片市场。自从2019年定位高端旗舰的首款5G SoC芯片天玑1000发布之后,联发科便开始向高端芯片市场进军。此次联发科天玑9000的发布,能帮助其在高端芯片市场站稳吗?覃崇表示,天玑9000与骁龙8Gen1在性能上差距不大,且天玑9000芯片抢先发布,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先机,但是在高端芯片市场,高通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联发科处于追赶的地位。高通的技术优势和品牌黏性优势比较明显,联发科要想抢占高端芯片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还需要加大与厂商的合作。不过,联发科在芯片市场份额方面占据着一定的优势。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今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应用处理器)/SoC(系统级芯片)芯片出货量,联发科以4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高通以24%的份额位列第二,苹果以14%的份额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联发科已经连续四个季度登顶全球芯片市场份额第一。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总监Dale Gai表示,联发科以43%的最高份额主导了智能手机SoC市场,这得益于其中低端市场具有竞争力的5G产品组合,同时联发科也不存在重大的供应限制。不过在高端芯片市场,高通或许更胜一筹。2021财年四季度,高通营收为9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2%。高通方面表示,由于骁龙芯片持续获得OEM厂商青睐,本季度高端骁龙出货量同比增长21%。而高通总裁兼CEO安蒙更是指出,安卓高端市场的份额增长,让骁龙在安卓手机上的收入比竞争对手高出了40%。“多一份竞争对技术和市场都是有好处的,最终会让消费者受益。这次联发科的天玑9000芯片冲击高端芯片市场,应该是有所准备的,联发科有机会拿走一些高端市场份额。目前联发科的主要问题是消费者对它有一种‘中低端芯片’的刻板印象,这个还是要靠实际的手机产品来改善。”一位芯片行业的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这轮芯片比拼中,骁龙稳步提升,天玑跨越式提升。不过下一代的竞争应该会更好看。”自研芯片成为潮流除了联发科不断向高端芯片市场发起挑战外,手机厂商自研芯片的潮流也使得芯片市场的竞争更加热闹。今年10月,谷歌新款Pixel 6手机搭载了自研SoC芯片Tensor,在此之前谷歌Pixel系列手机一直采用高通骁龙芯片。除此之外,苹果、三星、华为三家手机厂商均采用自主研发的SoC芯片,即苹果A系列芯片、三星Exynos芯片和华为麒麟芯片。一位手机企业员工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手机厂商自研SoC芯片的优势在于,自己做芯片硬件以及搭载的软件,就可以让硬件和软件配合得更好。配合得好一方面表现在运行速度快、功耗和发热情况较少,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可以推出一些更优质的功能如多屏协同等。手机厂商自研SoC芯片能明显提升自己的优势。”事实上,国内其他手机厂商也纷纷开始自研芯片。今年9月,vivo发布了首款自主研发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芯片V1;今年3月,小米推出了自研ISP芯片澎湃C1。2017年小米曾推出一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但在此之后并没有继续推出该系列新品。“自研芯片可以涵盖面广,因此手机厂商在自研芯片上皆投入了不少心力。若以手机SoC来说,由于准入门槛仍然相当高,不论是先进制程相关的光罩成本,还是SoC芯片的功能研发,都需要投入非常庞大的研发人力。在未来一至两年内,高通的地位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姚嘉洋说。
自动驾驶车辆正式上路运营 记者实测还有这些“槽点”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 文/图)自动驾驶正式步入商业化运营阶段。近日,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落户”北京市亦庄经开区,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商业化试点企业。正式上路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乘坐感受如何?中国商报记者来到亦庄经开区进行了体验。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路上实际体验有“槽点”12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亦庄经开区,打开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App,选择亦庄桥南公交车站,下单后等待约半分钟即有车辆接单。五分钟后,一辆车身写有“萝卜快跑”字样的自动驾驶车辆停靠路边,车型为红旗EV。记者上车落座后注意到,虽然名为自动驾驶出租车,但每辆车仍配备了一名安全员以便处理特殊和紧急情况,在主驾驶和副驾驶座椅背后还分别配有两块显示屏。扫描健康宝并输入手机尾号验证后,点击屏幕上的“开始行程”,车辆随即启动。在行驶过程中,显示屏会清晰呈现路况信息,并伴有限速提示及变道提醒,用户可通过屏幕实时关注行进时速、剩余距离及时间等驾驶信息。安全员坐在主驾驶座上,并未干预车辆行驶。在路口红绿灯、会车、避让行人时车辆行驶都较为平稳。通过行人较多的路口时,车辆会自动停下,等待行人通行后再行驶。七分钟后,记者抵达了荣京东街地铁口站点,总路程为3.9公里左右,折扣优惠后的价格为1.66元。随后,记者又通过小马智行旗下自动驾驶平台PonyPilot+下单前往亦庄桥地铁站。相比于百度,小马智行的响应速度稍快,仅十秒左右就有车辆接单,车型为雷克萨斯RX450h。上车后依然需要输入手机尾号,点击“开始行程”。显示屏上的信息与百度自动驾驶车辆无异,可查看到车速、距离、时间等信息,最终,4.4公里的总行程共花费4.9元。安全员无需干涉车辆行驶综合对比,两辆自动驾驶车辆都能在安全员完全不干预的情况下顺利平稳地行驶,有效精准识别到车辆、行人并进行避让操作,但记者也发现,自动驾驶车辆在起步、刹车时颠簸感依然比较明显,给乘坐体验打了折扣。除此之外,两辆自动驾驶车辆的平均车速均不超过40km/h,车速较慢。与此同时,和普通网约车相比,通过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呼叫车辆后,乘客并不能及时与安全员进行沟通,只能通过车牌号对车辆进行辨认,尤其是当乘客找不到准确上车地点时,还需要根据导航四处寻找车辆。价格方面,由于处于优惠推广期,自动驾驶车辆的价格相对较低。百度方面也对记者表示,未来不排除恢复到正常价格的可能性,但具体方案现在还不清楚。百度自动驾驶收费标准为起步费18元,再加上里程费和时长费即为最后的总额,如果按照非优惠价计算,记者这一单的价格为33元左右。自动驾驶发展进入“下半场”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的启动,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阶段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同时也开启了商业化运营的“下半场”竞争。与此同时,《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也同步出台,从申请审核、试点管理、网络数据安全、监督与违规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开展的商业化出行服务进行了详细规范。其中重点突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确保试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加强对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的保护。今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正式设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大政策先行先试力度,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并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推广等探索创新性监管措施,共同推进政策先行区建设,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政策的利好推动了自动驾驶的落地。“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的落地让自动驾驶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试点的启动也意味着自动驾驶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逐步走向成熟,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表示。“不过,从试点到大规模推广落地,显然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宣继游补充说,“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运营可能会分阶段来实施。在一到两年的测试期过后,自动驾驶相关的国家级标准可能会陆续出台,在这之后才会进行大规模的试点,最后才是全面推广。”“同时,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也需要政府政策、汽车厂商,以及科技出行公司的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投融资专家刘升波表示,路面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给全场景自动驾驶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技术层面,自动驾驶仍然需要社会的认知和接受。企业争相推动商业化布局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也不遗余力地推动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去年10月,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市全面开放;今年5月,又在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区内开启商业运营。记者也对比了三次百度自动驾驶车辆乘坐体验感,首先是站点越来越多,其次是乘坐步骤更加简便,除此之外运营时间也有所延长。根据百度三季度财报,萝卜快跑计划至2023年底,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开放至30个城市,部署至少3000辆自动驾驶汽车。近日,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WeRide宣布与广汽集团及旗下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开启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前装车型设计、研发和量产落地的全面升级,并全力推进未来几年的Robotaxi规模化落地运营。在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最新的Robotaxi也被开放给公众进行试乘体验。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的场景也不断被开发。例如百度推出自动驾驶巴士Robobus并在重庆市永川区全面开启商业化运营,支付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人脸识别、线下公交“IC卡”刷卡或支付宝公交乘车扫码三种。除了乘用车外,小马智行还瞄准了自动驾驶卡车领域,旗下的小马智卡于5月获得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7月获得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以及高速测试许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前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但从小规模试点到大规模推广的过程中显然并不都是坦途,进入“下半场”竞争的自动驾驶将如何书写下面的故事?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新规划发布 勾勒出大数据产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大数据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蓝图。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强调了数据要素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是国家层面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规划,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五年,规划将如何推动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的形成和大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新要求在解读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时,工业和信息化部方面表示,当前,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期,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大数据战略,开启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新赛道,聚力数据要素多重价值挖掘,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据测算,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超过1万亿元,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逐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大数据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链初步形成,生态体系持续优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迈进的关键期,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做出了培育壮大大数据等新兴数字产业的明确部署。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凝聚各方共识,敏锐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更好地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出台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的行动纲领。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是国家层面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与上一个五年规划相比,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出现新特征,数据已经被列为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无论是规模增长还是场景丰富程度上都比过去更进一步,因此规划在基调上有一个显著不同,“十三五”期间主要是探索和试点,“十四五”则强调铺开和渗透。从规划内容来看,一方面强调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传统产业对大数据的应用,另一方面也针对“十三五”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体制机制上的完善措施。进一步强调数据要素价值规划总体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六”,即六项重点任务、六个专项行动、六项保障措施。谢少锋表示,规划围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设置了数据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工业大数据价值提升等六个专项行动。规划明确了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六项保障措施,分别是提升数据思维、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技术供给、加强资金支持、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国际合作。关于规划的主要亮点,可以归纳为“三新”。一是顺应新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由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大踏步迈进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数据上升为新的生产要素;二是明确新方向,立足推动大数据产业从培育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提出“到2025年底,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增长目标,以及数据要素价值体系、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目标;三是提出新路径,提出了“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以做大做强产业本身为核心,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的路径设计,增加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大数据特性优势等新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对数据安全的保障。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延续“十三五”规划关于大数据产业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数据要素价值。赛迪顾问大数据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姚学超表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导向。规划在指导思想部分的内容里提出,要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为导向;在主要任务部分的内容里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数字时代,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度加快,整个社会的数据总量呈现爆发增长态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驱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安全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注重点。具体来看,‘安全’是规划中出现的高频词之一,‘安全保障’成为大数据五大产品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安全产业成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力重点。数据不仅是重要的资源,也是关键的生产要素。随着大数据产业深入发展,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产业变革、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且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进一步激活并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成为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姚学超表示。让大数据赋能企业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带来的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更带来了赋能效应,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规划提出,发挥龙头企业研制主体、协同主体、使用主体和示范主体作用,持续提升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和知识产权布局能力,利用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发挥龙头企业四个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其带头作用,激活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推进数据的应用,通过数字技术来形成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生产力提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引导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数据、算法、算力等资源,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垂直行业企业开展大数据业务剥离重组,提升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服务能力,加快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提高发展质量。通过举办对接会、创业赛事等多种形式活动,促进大数据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供需对接;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围绕数据资源、基础硬件、通用软件、行业应用、安全保障等大数据产业链相关环节,梳理大数据重点企业目录清单,建立“亲清” 联系机制,透明沟通渠道,让企业诉求更顺畅。胡麒牧表示,上述内容一是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将更加健全;二是相关人才、技术、资金将加速向大数据产业聚集,业内企业将更容易配置到优质资源;三是大数据产业的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会更受追捧,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姚学超表示,产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这也为大数据带来丰富的应用场景,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企业特别是数字原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海量数据优势进行模型算法优化和技术创新,创造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技术。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