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香港二次上市遇冷 “内忧外患”下微博如何守住江山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赴美上市七年后,微博回归港股市场。12月8日,微博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但从首日表现来看,其回港上市首日开盘破发。实际上,在一众新兴社交产品围攻下,微博正步入净利润下滑、营收单一的窘境,“中年危机”下的微博该如何守住江山?回港上市首日破发时隔七年后,微博选择重新拥抱港股市场。2014年4月,新浪将微博分拆上市,挂牌在纳斯达克,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价定为17美元,微博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总市值也一路水涨船高,超越母公司新浪。二次上市当日,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对公司发展非常有信心,也更关注长期价值。为了庆祝上市,微博还给员工们发放了“福利”——一份鸡腿套餐。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每份套餐上还有“大鸡大利,今天加鸡腿”的字样。不过,重归港股的首日,微博的股价表现却并不理想。开盘即破发,股价报256.2港元,较272.8港元的发行价下跌6%。截至12月8日收盘,微博股价为252.2港元,下跌7.18%,首日市值定格在593.99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微博此次在港上市共发行1100万股A类普通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13.83亿港元。微博表示,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持续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参与度,以及改善微博的内容生态系统;研发以提升微博的用户体验及变现能力;有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和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然而,在公开招股的首日,微博就未获得足额认购,目前共录得超过9000万港元孖展(保证金),距离以公开发售部分集资近4.27亿港元计算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投资者对于微博一直抱有疑虑。在微信这样的老对手和抖音、快手等在内的新产品的包夹下,微博处境十分尴尬,一直没有在产品或模式创新上取得明显突破,长期吃老本、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很难维持下去。”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研究专家况玉清对记者表示。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容表示,目前港股市场整体处于震荡过程中,交易体量较小,微博资本方或许会进行市值管理,但是如果下行趋势保持不变,股价短期内难有出色表现。再加上众多中概股面临从美股撤退的可能,退回来后将有一大批涌入港股,因而也会稀释香港股市资金,可能进一步造成微博股价的下滑。“中年危机”仍在延续值得注意的是,与第一次上市不同,第二次上市的微博在业务上也迎来了“中年危机”,走过高速增长期后业绩增速逐渐放缓。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5.72亿美元、4.95亿美元、3.13亿美元。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为1.31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2.51亿美元。谈及净利润下降原因,微博提到成本及费用增加、非经营净亏损扩大等原因。其中,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为成本及费用总额增加1.85亿美元,有价股权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6950万美元及投资相关减值6660万美元等。商业模式上,微博由于过度依赖广告和营销业务,也让人诟病。根据最新招股书,微博今年前三季度来自广告和营销业务的收入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8%,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7.2%。2018年-2020年,微博的广告主数量分别为290万、240万和160万。今年前三季度,微博的广告主数量为80万,较去年同期的140万减少了60万。微博称,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型企业客户的流失,以及广告预算相对较低的个体客户的流失。“微博现在属于夕阳产业,自身存在较多不足,收入来源单一,广告低迷,流量见顶,商业模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加上监管压力日益增加,运行方应对乏力,用户口碑变差。现在虽然港股上市,但没有利好消息刺激,也没有美好前景激励。”张孝容表示。与此同时,微博还面临着数据安全、反垄断等多重压力。8月27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商公开披露其算法相关产品的基本原则、目的、意图和运行机制,对于热搜排序、流量造假等问题也提出了严要求。“算法推荐和反垄断法对于微博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应该有限。其中算法推荐会被很多用户取消,但微博非精准性营销广告投放不会受到影响,只是未来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将大幅度降低。未来微博广告收入下滑是一定的,且比较麻烦的是,微博当前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广告对其业绩影响较大。而反垄断法影响可能更大一些,需要在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微博拥有大量非结构性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和个人信息关联,所以如果开放数据,则有可能损害用户隐私,如果不开放数据,则会涉及反垄断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夹击之下如何破局除了“内忧”外,微博还面临着抖音、快手、B站一众新兴视频和社交产品围攻,内忧外患下,微博该如何破局?从用户方面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增至5.73亿,移动端用户占比达94%;日活跃用户数达2.48亿,同比净增2300万,该增量为近六个季度新高。券商里昂证券研报指出,用户增长和用户粘性增加是今年微博的首要任务。目前,微博也在推动用户的内容消费增长和视频化,并针对热门趋势扩大垂直社交社区。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则对记者表示,微博有点像跑在高速公路上的拖拉机,要想扭转局势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将大流量的业务做起来,比如短视频、直播,充分利用5G技术再次改变新闻传播形态。张孝荣认为,微博发展遇到天花板,可以学习微信模式加强自身平台进化,从平台走向生态,还可以学习今日头条模式,加强产品多元化创新,孵化内部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打造新的社区,但对于缺少产品和技术基因的微博来说,这两条道路都较为艰难。“微博应该实现多元化业务模式,比如通过社交,向娱乐、游戏、社交等领域延伸。当前过度依赖广告投放的微博运营模式,在当前规范立法的互联网大背景下,经营风险、合规风险都较大。”盘和林表示。他补充说,微博可以尝试做一下搜索引擎,并提升引擎搜索结果导向实用性内容。实际上微博大量用户积累的内容数据,但并没有产生额外的价值,这是非常可惜的,同时,这些数据也没有形成内容的输出,微博可以尝试通过搜索引擎将自身导向知识付费。
EDG夺冠刷屏全网 热度与争议并存的电竞产业如何“破圈”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一支电竞队伍的夺冠引发一场全民狂欢。近日,中国电竞战队EDG在冰岛击败了韩国的DK,最终捧起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冠军奖杯,一时间“EDG夺冠”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并登上微博热搜。此前,杭州亚组委也正式公布了杭州亚运会八个电竞小项设置,其中就包括了《英雄联盟》。从《英雄联盟》被纳入亚运会到EDG夺冠,电竞产业的发展再次迎来春天,但其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和争议。电竞产业利好频出“一觉醒来,朋友圈一半在发初雪,还有一半在庆祝EDG夺冠。”微博上有网友这样调侃。11月7日凌晨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办的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亚军决赛(以下简称S11)上,中国LPL赛区的头号种子战队EDG3:2战胜了韩国LCK赛区的头号种子战队DK。这场比赛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度。决赛开始前,微博平台关于EDG能否夺冠的话题阅读量已经过亿,腾讯视频、微博官方直播显示分别有8600万和8194万人次观看了这场比赛。综合性视频社区平台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S11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电竞赛事之一,今年赛事期间B站直播最高人气峰值达到近5亿,最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同比上一届的S10增长超150% 。除了线上观看渠道外,酒吧、广场或商场大屏成为观众观看比赛的线下渠道。“周围的烧烤店或者酒吧早就预订不上了,全挤满了来看S11的人。”一位电竞爱好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赛后,EDG夺冠等多个相关话题也冲上微博热搜,截至中国商报记者发稿,EDG夺冠话题下已经有33亿阅读量和412.4万的讨论量。EDG夺冠更是刷屏了朋友圈,无论是不是电竞爱好者,都要在朋友圈刷一句“EGD是冠军”。企业也不忘借此机会营销,TCL集团作为赞助商之一,其副总裁魏雪通过微博宣布,TCL集团将奖励EDG战队300万元奖金,而且还会赠送每位冠军选手TCL全套系AI家电一套。如果说EDG夺冠再次点燃了大众对电竞的热情,那么被纳入亚运会项目则让电竞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比赛,进入主流视野。近日,杭州亚运会八个电竞小项正式公布,《王者荣耀》(亚运版)《英雄联盟》《梦三国2》《炉石传说》等八个项目入选,这一消息,让全世界无数电竞爱好者为之振奋。或再次带动投资热潮基于庞大的受众市场和较高的话题热度,电竞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互联网、直播等行业的相关企业纷纷进行投资布局。在今年6月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促进电子竞技与游戏游艺行业融合发展,鼓励开发沉浸式娱乐体验产品。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我国电竞相关企业新增1.04万家,同比增长67.13%,广东省以4536家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安徽省、海南省分别有2655家、2641家。虎牙方面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在不遗余力地引入优质版权赛事,在移动电竞领域,虎牙目前拥有150项各品类电竞赛事的直播版权。虎牙也是目前唯一拥有《英雄联盟》全球五大官方赛事版权的直播平台。据了解,依托顶尖赛事和平台优势资源,虎牙还构建了完整的电竞内容衍生闭环,通过自办赛事、自制娱乐内容、KOL(关键意见领袖)储备等,填补用户观赛空档、增加品类粘性、助力观赛用户向电竞核心粉丝圈层转化。针对业内关注的退役电竞职业选手再就业问题,虎牙将与腾讯电竞共同落地电竞选手职业生涯保障计划,并为优质选手提供签约、培训、运营、开播支持、基础薪资等一系列保障措施。B站对电竞业务的布局也十分迅速,除了成立哔哩哔哩电竞公司外,在电竞赛事版权与主播解说资源方面也搭建了自己的产业生态链条。“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把电竞生态有效地衔接起来。在赛事运营、版权布局与产业开发等这类传统布局之外,哔哩哔哩电竞另一个核心目标是让电竞这件事更加有趣、多元。”哔哩哔哩电竞总裁陈悠悠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与此同时,互联网大厂们也都在大举布局电竞板块。腾讯主要在电竞赛事和直播平台两个关键点打造电竞生态;另一游戏巨头网易也从2018年开始布局电竞业务;京东也开始打造电竞赛事品牌,推出了“京东杯”和UGU全国电竞大赛,组建了职业电竞战队JD Gaming;苏宁近年来在电竞产业的布局越来越广,旗下的SNG俱乐部是国内第一支完全由企业主导运营的电竞俱乐部。在多重利好下,今年电竞能否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对此,业内人士也发表了不同看法。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EDG夺冠已经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对国内电竞赛事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大量的资金或者资源都有可能向此领域倾斜,同时也让现有电竞赛事的运营推广和品牌营销等更为规范。中娱智库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高东旭表示,职业俱乐部的成绩,电竞产业的IP方例如腾讯、网易等在电竞方面的综合投入较高,拉动了不少投资机构进场,为电竞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资本支持。如何“出圈”走出新方向不过,电竞产业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争议。在政策层面,今年以来针对未成年人游戏的监管趋严,也让电竞产业的前景再次扑朔迷离。中国商报记者也注意到,在EDG夺冠后也不乏负面报道出现,例如部分年轻人以庆祝EDG夺冠为由做出一些突破底线的博眼球行为。有观点认为,电竞在社会认知中仍与打游戏挂钩,电竞产业需健康规范地发展,避免短视逐利损害行业利益的行为。高东旭表示,目前我国的电竞产业向成熟平稳的方向发展,其需要的是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和心态,现在社会舆论对电竞产业的形象更加关注,这将促使管理部门对电竞产业规范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并对其做出综合性的引导和指导。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电竞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发展道路曲折。电竞是属于年轻人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但其源于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社会压力和政策带来的影响,不会一帆风顺。“电竞产业的场景还没有真正打开,依然只被小众玩家热衷。其后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电竞如何跳出单纯为游戏进行宣传的营收模式,以赛事开发的方式拓宽更多线下场景,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其中。”TMT(科技、媒体、通信)行业观察者张书乐表示,“电竞本质上有许多商业变现的可能,如早期电竞赛事有硬件厂商全力扶持,时下则可以为其所依靠的游戏产品带来强大影响力和粉丝黏性。”
网易三季度游戏依然很赚钱 下一个支柱业务却难寻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11月16日,网易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与腾讯相比,网易游戏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其中游戏出海获巨大进展。但与此同时,在网易有道面临转型的背景下,网易依然没有找到除游戏之外的下一个支柱业务。游戏业务保持高增速三季度网易净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加19%,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环比下降8.57%,同比增长6.67%。其中,网易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加14.7%。与另一大游戏巨头腾讯相比,网易游戏的增长速度依旧平稳,同比增速比二季度的5%高出近10%,而腾讯以游戏为代表的增值服务业务收入三季度同比仅增长8%,低于前两季度11%和17%的同比增速。在游戏行业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两家游戏企业的业绩增速却一增一降。对此,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记者表示,这可能跟腾讯今年在游戏整治中成为焦点后,被迫进行的调整有关。“腾讯作为行业老大,受到的关注更多,压力更大,相比之下,并不处在漩涡中的网易压力小很多。”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记者表示,游戏营收增长的差异一方面是用户群体不同导致的受影响程度不同,另外也不排除这是由于调整统计口径导致的差异。但与此同时,网易三季度手机游戏收入占比却在下降,三季度手机游戏的净收入约占网络游戏服务净收入的69.2%,而二季度和2020年三季度的占比则分别达到72.1%和72.7%。网易也表示,近期为落实未成年人游戏的相关新规,网易游戏基于自身技术积累,针对疑似未成年用户,积极探索人脸识别验证功能。同时,网易游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针对未成年人租售游戏账号等问题展开专项治理,协助执法部门严厉打击违规售卖实名账号的工作室。目前,已在多个平台成功维权,并下架违规商品。网易有道面临转型除了游戏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外,网易有道也面临转型。网易三季度财报显示,网易有道净收入达13.87亿元,市场营销费用同比降低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为1.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双减”政策下,网易有道以在线课程为主的学习服务受到影响,销售额同比下降33.9%至6.32亿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业务销售额和付费人次均同比下降近70%。网易有道已经开始转型成为“智能学习公司”,以智能学习硬件为主的学习产品正成为网易有道重要的收入来源。三季度,以网易有道智能学习硬件为主的学习产品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得益于有道词典笔销量的增长,学习产品净收入达2.55亿元,同比增长56%。在今年10月,网易有道也发布公告称,计划出售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在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中,网易有道CEO周枫也提及未来网易有道在课程方面,素质教育与成人教育将齐头并进,不断推出优质的课程产品。在三季度财报中,网易有道透露,目前其成人教育业务正处于战略转型期。报告期内,成人教育品牌网易云课堂顺应政策趋势,加大了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规划和投入,预计四季度将正式推出新品类课程。下一个支柱业务是什么记者注意到,虽然旗下业务板块众多,但游戏业务当前仍然是网易的支柱业务,三季度网易在线游戏服务营业收入占报告期总收入的71.62%,换言之,网易仍然是一家主要以游戏业务为驱动的公司。腾讯则正在降低游戏业务的比重,在二季度720亿元的增值服务中,腾讯游戏贡献了其中的430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比重已下滑至31.1%,在三季度中则约占总营收的31.5%。从财报中各项业务的表现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的增长势头依然较好,腾讯在产业互联网赛道布局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哪项业务会是网易的下一个“顶梁柱”?况玉清表示,目前来看,网易还很难在其他领域找到替代项。“对于网易而言,其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现金流很好,是有能力投资或孵化新业务的,但这仍然是个长期选项,而且关键还要看他们的产品能力。看看网易如何开发创新产品,将其游戏的流量成功导到新业务领域,这可能是其成功的突破口。”况玉清表示。财报显示,网易仍将重心放在游戏的研发和出海上。网易方面表示,网易游戏将继续丰富游戏开发的产品线,推出《绝对演绎》《永劫无间》主机版本、《暗黑破坏神:不朽》和《倩女幽魂隐世录》等多款备受期待的游戏新品,并将在海外市场推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对于网易游戏的出海布局,马继华表示,国内的游戏公司原创版权并不多,主要是靠人口红利来运营赚钱,其在海外市场也多是靠收购而已。网易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收购改变业务结构,但改变不了长期依赖国内市场的状态。今年大热的元宇宙或也将成为网易的新赛道。在三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网易创始人、CEO丁磊回应了外界极为关注的元宇宙问题,他表示,网易已做好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刻,网易可能跑得比谁都快。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大型互联网平台将迎强监管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数据安全领域或将迎来又一部法规。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对外公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共九章七十五条,主要从个人信息保护、重要数据安全、数据跨境安全管理、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义务等方面展开。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有哪些意义?大型互联网平台又将受到哪些深刻影响?这些创新点值得关注今年以来,有关部门频频对数据安全领域的隐患打出“组合拳”,在征求意见稿推出之前,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刚刚施行,在此背景下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有何特殊意义?网信办方面表示,征求意见稿推出的目的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关于数据安全管理的规定,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护个人、组织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征求意见稿是在三部上位法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适用细则,其意义在于对相关条款和概念的进一步明确细化,比如明确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细化以大型互联网平台运营者为代表的数据处理者对重要数据和核心数据的保护要求等,以满足司法和执法的需求,提高执法公信力。总体来看,征求意见稿作为三部上位法的细化补充,其重点不在于首创性规定,但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和要求值得关注,一是首次区分个人通信与非个人通信,分别按照不同的法规要求进行管理;二是首次提出“平台规则、隐私政策制定或者对用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修订,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行业协会互联网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三是首次明确“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征求意见稿结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融合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以更加清晰精炼的方式,对一系列信息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的法律进行总结归纳,提高了法律的可行性和可理解性。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娟表示,征求意见稿是上述三部法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法律的具体落实、细则和补充要求,是上位法体系不断完善下,法律界和社会相关行业共同期待的操作层面的行政规章。“例如在身份特征识别中,近期包括对‘人工智能伦理’等很多话题的讨论都备受关注。面对平台企业和一些小区、商户的信息收集,个人可以依法拒绝刷脸等生物特征识别,对于滥用身份信息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这一规定的意义重大,为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创造了良好开端,针对不明资质的境内外企业利用应用场景违法收集和滥用个人信息的管理,有了操作层面的依据。”王娟表示。平台企业要承担这些责任征求意见稿赋予互联网平台更多责任和义务。通过征求意见稿可知,平台需要公布数据安全规则、平台需要记录数据使用过程、平台要和数据安全监管部门合作、平台在数据泄露的时候有上报的义务、平台要设立专门的数据安全部门等。盘和林认为,征求意见稿将推动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模式变革,以此来改变我国当前的信息数据治理生态。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提出 ,日活用户超过1亿的大型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平台规则、隐私政策制定或者对用户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修订的,应当经国家网信部门认定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并报省级及以上网信部门和电信主管部门同意。“这可能意味着未来互联网平台的平台规则和隐私政策将是制度性的。此类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平台规则和隐私政策,涉及群体利益和公众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平台的规则自主权受到限制。未来,互联网大平台的规则将被制度规则所覆盖,这增加了平台规则的刚性。”盘和林表示。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中还明确规定了数据处理者开展以下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情形,其中包括汇聚掌握大量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公共利益的数据资源的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实施合并、重组、分立,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处理一百万人以上个人信息的数据处理者赴国外上市的;数据处理者赴香港上市,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其他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王文涛对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崛起与新工业革命正处在历史的交汇期,数据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核心战场。数据安全已经上升为重要的非传统国家安全层面,保护本国数据不被他国轻易攫取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征求意见稿敏锐察觉到应尽快建立针对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特殊场景的数据安全审查制度,一方面,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体系,尽快出台差异化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规范细则;另一方面,加强数据流动跨境监管合作,建立数据安全风险的动态预警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长臂管辖机制、事后处置机制等。“互联网企业需要遵照即将出台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数据出境的合规管理,规范数据出境活动。这不仅是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规避跨境相关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吴琦表示。推进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与之前几部法律不同,除了对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收集和使用进行规定外,征求意见稿还对不同互联网平台间数据的互联互通进行了规定。征求意见稿强调,互联网平台运营者面向公众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其他互联网平台运营者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数据接口,支持不同即时通信服务之间用户数据互通,无正当理由不得限制用户访问其他互联网平台以及向其他互联网平台传输文件。与之相关的政策背景是,今年9月9日,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并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9月1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工信部再次明确要求各互联网平台务实推动解决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问题。长期以来人为“设墙”、平台间屏蔽封杀的行业顽疾终将被解决,开放、共赢的互联网生态已是大势所趋。而就在近日,抖音、腾讯迈出了互联互通的重要一步。11月12日,抖音宣布收到来自腾讯创作服务平台的申请,希望接入抖音开放平台。腾讯创作服务平台回应称,正在计划向创作者逐步开放授权合规的版权内容以及创作工具,创作者可以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认为,工信部曾要求各经营即时通信的平台限期内必须按标准解除网址屏蔽,但该要求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政法规上,这次网信办则直接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互联网平台的互联互通义务,平台拒绝互联互通本质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上拒绝交易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双11”手机大战小米领衔安卓阵营 但高端市场依然难撼苹果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 见习记者 赵熠如)今年“双11”已落下帷幕,多数手机厂商的销售成绩相比去年有了明显提升,小米更是斩获了全平台销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安卓手机的中低端机型牢牢占据了单品销量榜,成为今年“双11”手机销量的主力军。不过,在高端手机市场,苹果的霸主地位依然难以撼动。小米全平台销量第一根据手机厂商及电商平台销售数据,今年“双11”小米手机全平台销量位居第一。小米发布的“终极战报”显示,今年小米手机品类包揽全平台手机销量第一,全渠道销售金额突破193亿元,新增购买用户597万。其中,京东手机竞速榜显示,在截至11月11日23:59的整个“双11”促销期间,京东平台手机品牌销量累计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小米、苹果、荣耀、realme、OPPO;品牌销售额累计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苹果、小米、荣耀、华为、iQOO。其中,苹果在京东平台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元。京东手机品牌销量累计榜显示,前五位分别为小米、苹果、荣耀、realme、OPPO。图片截自京东京东手机品牌销售额累计榜显示,前五位分别为苹果、小米、荣耀、华为、iQOO。图片截自京东引人关注的是,在这场促销狂欢中,不少厂商销售成绩创下新高,其中realme是一匹“黑马”。战报显示,realme斩获全渠道安卓手机销量TOP3、京东平台安卓手机当日&累计销量TOP3、天猫官旗安卓手机累计销量TOP3、抖音安卓手机当日销量TOP1、苏宁易购安卓手机累计销量和销售额TOP2。该成绩帮助其提前完成了中国市场千万销量目标,跻身“千万俱乐部”。今年,荣耀迎来独立后的首个“双11”。经过品牌、产品线的升级调整,荣耀与小米争锋的景象不再,不过荣耀在这场促销大战中也收获不菲。根据战报,11月11日,荣耀Magic3系列斩获天猫、京东双平台5000元以上价位段安卓手机销量冠军,荣耀50斩获天猫平台安卓5G手机单品销量和销售额冠军、荣耀50系列斩获京东平台2500元-4000元价位段手机销量冠军。11月1日到11日,荣耀50获得天猫平台2500-4000元价位段手机单品销量冠军。此外,iQOO在“双11”期间线上全渠道销量创历史新高;一加全网销量同比增幅260%;OPPO商城手机销量同比增速达318%……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双11’会对第四季度手机销量有小幅的带动作用。不过,第四季度本身也是全年手机出货量的旺季。因为在第三季度各大厂商会发布很多新品,在第四季度正式销售,再叠加‘双11’‘双12’等活动,使得第四季度成为全年手机销售和出货的一个小高峰。”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地位难撼动高端市场是各大手机厂商正在努力破局的方向,从“双11”的数据来看,各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但苹果在高端市场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根据京东手机竞速榜,11月11日当日,5000-10000元价位段的销量前十名中有六个是苹果手机。安卓阵营依然难改靠中低端手机冲量的状态。截至11月11日23:59,在京东平台手机单品销量累计排名前十的机型中,除了iPhone 13和iPhone 12以外,其余均为国产安卓中低端机型,价格大部分位于2000元以下。京东手机竞速榜手机单品销量累计前十名中大多数为2000元以下的安卓机型。图片截自京东京东手机竞速榜5000元-10000元价位段当日销量前十名中一半以上为苹果手机。图片截自京东张扬告诉记者:“首先,中低端机型本身就是走量最大的机型。其次,‘双11’的各种活动更加凸显中低端机型的性价比,所以排行榜中以国产安卓中低端机为主。iPhone13和iPhone12能够登上京东手机单品销量榜单,是因为iPhone12在iPhone13发布后价格已经下降,叠加‘双11’活动的折扣,使得iPhone12对果粉或者期望入手iPhone产品的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很高,每年iPhone新机型发布后都会推动上一代机型的销售迎来一个小高峰;而iPhone13则是因为现阶段的供不应求,‘双11’期间各大平台必然会放出一批购买资格甚至是现货,所以会推动iPhone13的销量进入单品销售量前十。”
5G消息开启试商用 会取代微信吗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中国联通近日在全国启动5G消息试商用。距离去年4月《5G消息白皮书》发布以来,国内三大运营商已为5G消息的推出摩拳擦掌准备了许久。被称为“杀手级”应用的5G消息,会成为未来人们社交、娱乐、生活的新方式吗,它是否会撼动微信在社交领域的地位?什么是5G消息日前中国联通宣布在全国启动5G消息试商用,并开展“5G消息体验招募活动”,面向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5G消息体验包,友好体验用户将享受更丰富、便捷、智能、安全的5G消息新体验。什么是5G消息?据介绍,中国联通5G消息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免下载,即使用原来的短信入口;第二,交互服务,即智能服务、自由沟通;第三,富媒体,即全面支持图片、视频、定位等;第四,信息安全,即基于实名认证,数据安全可靠。去年4月8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同发布的《5G消息白皮书》显示,5G消息将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模式,用户在消息窗口内就能完成服务搜索、发现、交互、支付等一站式的业务体验。资深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争夺入口很重要,因为通过入口可以实现社交、购物、支付、生活服务等很多功能。短信的入口位于手机首页很重要的位置,而且现在5G消息不是仅仅发送文字消息,而是可以把消息的传输拓展到图片、声音、影像等方面,变成一个很强大的平台。再加上三家运营商之间是互联互通的,不存在跨平台障碍,用户的沟通交流会很方便。另外5G信息与电话号码捆绑,安全性、便捷性会更高。所以5G消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是很有价值的。”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5G消息可以实现多媒体化的互动链接,不需要App而实现服务直连,更节省手机资源,同时也减少了服务中介,会进一步方便所有人群的互联网使用,也有利于打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数据壁垒。“5G消息业务基于GSMA RCS UP标准构建。融合通信(RCS)设计的初衷是替代传统的短信业务,允许手机和手机之间,手机和电信运营商之间传递多媒体信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将融合通信列为5G终端的必选功能。”一位信息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由于无需安装App,通过5G消息业务聚集的各类服务,相比于安装各种独立的App带来的运行内存消耗和手机存储空间占用,更能降低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成本,可以使低端智能手机有更好的运行体验。”5G消息业务是发展趋势吗《5G消息白皮书》里提到,当5G时代来临时,全球运营商已达成了广泛共识:传统短信业务需要升级到富媒体消息业务,即5G消息业务。一位通信行业的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管道化趋势难以避免,但运营商仍在寻找业务转型的出路。5G消息这一产品作为实施精细化流量经营中重要的一环,被运营商寄予厚望。运营商能否跟得上互联网市场的节奏,并打破目前微信的流量垄断地位,要拭目以待。”马继华对记者表示,5G新消息是运营商在万物互联时代的好工具,只要获得整个生态的支持,必将发挥好的社会作用,产生巨大商业价值。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在逐步推进5G消息的相关业务。在近日举办的2021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仁峰发布了三款产品,即超级SIM卡、移动认证2.0、短信小程序2.0,以突破5G消息发展遇到的覆盖瓶颈。庄仁峰表示,短信小程序2.0直接通过卡片展示链接内容,解决了短信小程序1.0的感知问题,可作为5G消息的补充方案实现终端全覆盖。中国电信10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会积极协同行业共同推进5G消息正式商用平台的建设和业务商用准备工作;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和客户引入,并开展5G消息合作伙伴的招募工作。公司已启动重点友好用户测试工作,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将适时推出商用服务。5G消息会取代微信吗目前,5G消息应用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也正不断加入。去年12月,中国银行联合中国联通推出基于5G消息的金融应用试点平台,并率先在海南开展“5G消息志愿者”首批试点。今年9月,由国网汇通金财公司自主研发的“电e宝”Chatbot ID(聊天机器人身份标识)在中国移动5G行业消息平台正式上架。国网汇通金财公司现已经实现在“电e宝”5G消息中交电费、开发票、查积分的功能。除此之外,携程、中国搜索、建设银行、青年文摘、深圳航空、南山政务服务等5G消息行业应用也已陆续发布。据悉,中国联通目前已陆续接入数十家CSP(Chatbot Service Provider,聊天机器人服务提供者),初期将提供智慧金融、智慧商超、智慧物流、智慧政务、智慧出行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作为未来集社交、生活服务、购物、娱乐等应用为一体的移动互联网业务,5G消息有可能取代微信等平台的地位吗?如何看待5G消息的发展空间?项立刚对此表示谨慎的乐观态度:“5G消息的发展还是有难度的。其难度在于各家运营商之间、运营商与业务提供者之间、运营商与手机厂商之间要互相配合支持,需要大家都参与进来,相互之间能很好地协调,这是有很大难度的。当然,如果能够做好,确实会对微信产生一定威胁。”马继华表示,单纯的5G新消息不会取代微信,但如果运营商联合起来,却必然摆脱哑管道的命运,会弱化微信的“连接一切能力”,同时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摆脱微信流量的控制,这将逐步从根本上改变微信生态。“5G消息业务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一个5G消息业务、微信公共号与小程序、各种App分工合作又竞争的生态环境,可以给移动互联带来更丰富、更公平的体验。”上述信息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腾讯防沉迷新规后首份财报公布 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创新低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11月10日晚间,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发布2021年三季报。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现增长。但其单季经调整净利润十年来首次下降。作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发布后的首份财报,腾讯也公布了未成年人防沉迷措施成效,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创新低。增速下滑盈利遭遇挑战财报显示,三季度腾讯营收为1424亿元,同比增长1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减少2%;净利润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7%下降至23%。值得注意的是,营收13%的同比增幅为腾讯两年来的季度新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则是十年来的首次下降。中国商报记者统计了两年来腾讯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速趋势。从营收增速来看,从2019年二季度起,营收增速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并在2020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达到近30%,但从2020年四季度起,营收增速出现多个季度下滑情况,今年前两个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5%、20%,本季度更是再减少7%。净利润增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态势,在2020年三季度达到32%后出现多个季度下滑,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13%,本季度下滑近15%。“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腾讯这样的巨型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部分调控或监管措施还在进一步细化落地的过程中,后续可能对腾讯的业绩,包括营收和净利润造成进一步冲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杨轶清对记者表示。除了净利润下滑之外,腾讯多项业务的增速也开始放缓。一季度,以游戏为代表的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二季度,这项收入同比增长11%至720亿元;而三季度,这项收入为752亿元,同比增速仅为8%。在网络广告业务方面,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为225亿元,同比增长5%,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为190亿元,同比增长7%,而媒体广告收入却下降4%至35亿元,主要是由于腾讯新闻应用的广告收入减少所致。在用户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63亿,同比增长4.1%,环比微增0.9%;QQ的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74亿,同比下降7.1%,环比下降2.9%;收费增值服务注册付费会员数为2.35亿,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2.6%。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创新低今年以来,游戏行业连遭“重拳”,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工作持续推进。今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在财报中,腾讯也公布了未成年人游戏流水和时长占比数据。财报披露,9月未成年玩家游戏流水占本土市场游戏收入比例已降至1.1%,而去年同期是4.8%;未成年玩家游戏时长占比下降至0.7%,去年同期为6.4%。这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低。而在二季度财报中,腾讯曾披露16周岁以下游戏玩家在中国市场流水的占比为2.6%,其中12周岁以下玩家的流水占比为0.3%。腾讯在财报中表示,对于打击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的问题,公司升级了人脸识别系统以识别冒用账号。据了解,腾讯游戏会在游戏登陆和支付环节两种场景中发起人脸识别验证。截至今年10月,腾讯游戏平均每天有692万个帐号在登录环节、1.5万个帐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其中因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约71%的账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77%被拦截了充值行为。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租号绕开防沉迷系统的问题,腾讯方面表示,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同时,腾讯在今年10月协助南京建邺警方在江苏等地捣毁了多个通过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进行游戏帐号非法租赁的犯罪团伙。此前,腾讯多次升级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推出“双减双打”措施,新措施将会进一步限制未成年用户的在线时长,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禁止在游戏内消费,同时打击身份冒用、作弊等行为,并发出全行业进一步强化游戏防沉迷系统、深化对游戏适龄评定和实施机制的研究等倡议。从财报中各项业务的表现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的增长势头依然较好。第三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达到433亿元,背后主要是商业支付金额的增加和To B业务的增长,以及合并易车的企业服务收入。未来或开发元宇宙技术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中腾讯To B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30%,成为腾讯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本次财报中,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表现较为亮眼,第三季度实现收入433.2亿元,同比增长30%,在总收入中占比提升至30%。腾讯表示,企业服务收入同比健康增长,得益于日益增加的传统产业数字化及互联网行业的视频化趋势,以及合并易车的企业服务收入的贡献。今年三季度腾讯研发产生的开支达到137.3亿元,创今年单季度新高。今年,腾讯前三季度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78.59亿元,同比大增36%。在财报发布后的会议上,腾讯CEO马化腾表示,公司拥有大量探索和开发元宇宙的技术和能力。据媒体统计,9月以来,腾讯已申请注册近百条元宇宙相关商标,如“逆战元宇宙”“腾讯音乐元宇宙”“和平精英元宇宙”“绿洲启元宇宙”“王者元宇宙”“天美元宇宙”等,国际分类含社会服务、通讯服务。腾讯控股高管回应分析师称,元宇宙包括多种发展渠道,腾讯追求软件驱动,例如创造更具互动性的游戏,通过增加IP的方式建设多元化游戏平台。未来腾讯将在游戏板块加大虚拟现实产品研发投入,提供更高参与度、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
市场份额在国内占据第三 华为为何还要出售X86服务器业务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华为出售X86服务器业务的消息引发了业界关注。今年二季度华为服务器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占据第三位,华为为什么选择出售这一业务,背后有怎样的战略考虑?出售X86服务器业务近日,由华为控股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变更为河南超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据悉,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等等。成立时间为今年9月13日,注册资本为8亿元。在今年9月24日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谈及X86服务器业务:“华为X86服务器业务确实遇到了困难,遇到的困难大家也都清楚。我们也正在想各种办法来积极解决。有一些潜在的投资者和我们也还在谈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消息再告知。”据悉,华为的X86服务器业务的买家将由产业基金、海外国家主权基金、互联网公司、银行等多方社会资本组成。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服务器季度跟踪报告》,今年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中,华为以5.88亿美元的收入、2.5%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七位。其收入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9%,名次后退了一名。IDC《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从厂商销售额来看,今年上半年华为以11.2%的市场份额占据中国服务器市场第三位,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170.6万台,市场规模为108.1亿美元。其中,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为167.2万台,市场规模为104.9亿美元。X86服务器的市场出货量和市场规模均占总市场的90%以上。为什么出售这一业务华为为何决定出售X86服务器业务?中研普华研究员刘春天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首先是因为美国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对华为的芯片供给,导致了基于X86架构的芯片将难以生产。对华为而言,直接舍弃X86服务器业务或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华为在逐渐把自研芯片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比如华为积极部署基于ARM架构的数据中心高端处理器——鲲鹏920。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因为受到美国的制裁,华为芯片现在已经濒临着断货的问题,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华为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据悉,华为FusionServer Pro服务器大部分搭载的是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2020年9月,英特尔和AMD曾宣布取得了对华为的部分芯片的供货许可,可以确认的是,华为的笔记本电脑所需的芯片供应得到了恢复,至于服务器芯片是否恢复了供应则并未明确。后续有消息称,英特尔对华为的服务器芯片供应一直没有完全恢复,今年5月底,英特尔对华为的芯片供应再次出现问题。据称这是因为英特尔对华为供货服务器芯片的许可已经到期了。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英特尔与华为的合作一直没有正式恢复。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华为出售X86服务器主要还是受到美国打压的结果,高端芯片等研发生产遇阻,短期内无法解决,不得不出售。与高端智能手机的勉力维持不同,服务器业务还面临技术路线变革,坚持下去等待机会的意义不大。或是柳暗花明马继华认为,华为在巨大压力面前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实现转型发展,收缩业务线有助于提高其长期生存能力。回收现金流和拓展生态合作伙伴,对华为的发展至关重要。“出售X86服务器业务,不会对华为产生过多的影响。”一位信息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华为2020年的收入为1367亿美元,X86服务器业务不足总收入的3%。华为拥有ARM架构的鲲鹏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泰山服务器,不会就此退出服务器市场。服务器处理器芯片‘大战’还在进行中,ARM架构处理器有望逆袭。而通过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华为可以回笼资金,投入到智能汽车以及新组建的煤炭、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数据中心、能源和智能光伏等业务上。”在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总裁侯金龙表示,希望用三年的时间让90%的应用都可以在鲲鹏上跑,并表示5G时代所有的应用都在走上云化,手机、平板等端侧基于ARM架构,鲲鹏也是基于ARM架构,云、端同构后性能可以提升40%,这是鲲鹏与X86架构相比的天然优势。与此同时,华为鲲鹏开发套件的设计者张汝涛也在去年多次进行了《如何实现从X86到鲲鹏平台90%C/C++代码自动迁移》的讲演。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这次出售其实也是为了降低风险。等到华为以后把自己芯片业务做起来,还是有可能收回X86服务器业务的。”刘春天对记者表示,从长期看,出售X86服务器,确立自身研发服务器作为核心业务,打造华为生态链,将是未来华为的主要任务,也是华为的出路。
被元宇宙再次带火的VR/AR产业,是风口还是泡沫?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在近期元宇宙概念火爆的同时,作为其技术支撑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资本市场狂热追捧的当下,VR/AR产业究竟是风口还是泡沫?有专家表示,不管是VR还是元宇宙,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有需求而互相促进,并且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解决行业的一些应用。VR/AR再次被带火北京时间10月29日凌晨1点,2021年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将改名为Meta,“Meta”取自“Metaverse”(元宇宙)一词。元宇宙概念再次获得全球市场关注。根据东方财富App,10月29日消息发布后,A股元宇宙概念板块、VR、AR等板块在六天内实现了五连涨,其中元宇宙概念单日最大涨幅超6%,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板块单日最大涨幅分别超过2%、3%。元宇宙概念来源于科幻小说《雪崩》,描述了一个人们以虚拟形象在三维空间中与各种软件进行交互的世界。国际数据公司(IDC)将“元宇宙”定义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可提供游戏、购物、社交等沉浸体验的开放虚拟世界。与此同时,VR、AR带着新的光环活跃起来。“对于元宇宙,VR是其核心技术,也是人机交互的界面。可以说,VR产品的能力和客户体验是元宇宙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部分析师赵思泉表示,此番Facebook更名表明了其母公司加大布局和长期看好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基本态度。作为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必要路径,XR(VR、AR、MR混合现实的统称)领域在半年来持续吸引了资本的热度和各界的广泛关注,为行业内硬软件公司提供了更坚实的资本基础和更宽容的研发创作环境。借元宇宙概念之火,XR产业“元”时代大幕已开启。参与者纷纷入局在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Facebook宣布更名后,从硬件(新品AR/VR头盔)、软件(多款内容新作)、规划(在消费者版本外重启企业级VR应用开发)三大方面阐述了公司的战略前景。此外,会上还公布了高端MR头显Project Cambria、全功能AR眼镜Project Nazare,以及多款即将登陆Quest商店的VR游戏等。其实,布局VR/AR产业的科技巨头企业不止Facebook一家。8月29日,VR创业公司Pico发出全员信,披露该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据悉,Pico将并入字节跳动的VR相关业务,整合字节跳动的内容资源和技术能力,在产品研发和开发者生态上加大投入。近日,华为发布了基于虚实融合技术Cyberverse(河图)的AR交互体验App“星光巨塔”,提供了多种LBS(基于位置服务)的AR玩法。同时有消息称,苹果AR/VR头盔可能会在2022年推出。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曾在一份新的投资者报告中称,由于设计复杂,苹果的AR/VR头盔预计将面临生产延迟,可能要到2022年第四季度末才会开始生产其首款AR/VR头盔。“过去几十年里VR行业内的公司数量比较少,应用场景也不好,这使得其技术发展较慢。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入局VR是一件好事,会促进这个行业更快的成长和发展。但同时我觉得我们也要注重基础技术能力的建设,类似国外GPU(图形处理器)技术、Unity3D、Unreal(虚幻引擎)绘制引擎技术,以及一些CAD、CAE大型软件等,在这些点上好好发力深耕,开发我们自己的软硬件系统,这样在行业机会到来的时候才能够抓住。”北京东方瑞丰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雷小永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我国已新增超3300家VR相关企业,平均每天新增超12家。其中在4月新增VR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530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元宇宙概念兴起,相关企业间的竞争及风险也将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VR相关企业超2万家(全部企业状态),其中被吊销或注销的VR相关企业已超2800家,占比约14%。“对于VR和元宇宙,资本跟风倾向很严重,大家都怕失去风口,大部分资金也只是为了不错过机会在防御,也有一部分是出于给资本市场讲故事的需要。关键要看资本的坚持程度和资源投入力度。”马继华表示。是风口还是泡沫中国信通院发布的《虚拟(增强)现实白皮书(2021)》中提到,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其中VR市场620亿元,AR市场280亿元。预计2020-2024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约为54%,其中VR增速约为45%,AR增速约66%,2024年两者份额均为2400亿元。根据国际咨询机构IDC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市场VR头显预计出货837万台,其中中国市场2021年VR头显预计出货143万台。未来五年,中国市场VR出货复合增长率为69.4%,AR头显复合增长率为109.9%。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的VR/AR产业,在这个时候重新获得市场关注,究竟是风口还是泡沫?“不管是VR、虚拟世界,还是元宇宙,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有需求而互相促进,并且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解决行业的一些应用。例如最初我们涉及VR航空领域,是要解决地面训练飞行员的问题,后来有实验室其他老师研究应用在医学领域的虚拟手术、虚拟实验中。未来的VR技术会把交互做得更加真实和自然,比如人们可以远程对一架虚拟飞机进行虚拟装配等。”雷小永告诉记者。“目前VR的实际体验远远谈不上友好,更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需要更大力度的技术投入和应用开发。元宇宙的概念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社会关注,有助于VR技术的成熟。”马继华表示。“VR设备在未来还是有可能成为像智能手机一样被人们依赖的终端设备。例如Facebook Oculus Quest 2设备里就有高通骁龙XR2计算平台,相当于把手机塞到了VR设备里。与此同时,VR设备还有号称‘解放双手’的能力,其三维空间内的交互手段比手机方便多了,而且在手机功能之外还多了很多新的功能,取代手机是很有可能的。”雷小永表示。
华为五大军团成立 为什么选择这五大产业
中国商报(见习记者 赵熠如)华为近日举行了军团组建成立大会,成立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等五大军团。此事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华为为什么选择这五个产业成立军团?军团组织能否带动华为业绩回升?五大军团整装待发近日,华为心声社区上传了《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军团组建成立大会》的视频。视频中显示,10月29日,华为在松山湖园区举行军团组建成立大会,成立了煤矿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能光伏军团和数据中心能源军团等五大军团。包括创始人任正非在内的多位华为高管出席。视频中,任正非表示:“和平是打出来的,我们要用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打出一个未来30年的和平环境,让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负我们,我们在为自己,也在为国家,为国舍命,日月同光,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人们会记住你们的,等我们同饮庆功酒的那一天,于无声处听惊雷。”据悉,今年4月,华为成立煤矿军团;今年10月,华为内部发文,正式成立海关和港口、智慧公路、数据中心能源、智能光伏四大军团。军团是什么?任正非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军团模式是从谷歌那里学到的,就是把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产品专家、工程专家、销售专家、交付与服务专家全都汇聚在一个部门,缩短产品进步的周期。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个军团类似于战争中为了特定战役目标组建的方面军或军事集团,也类似政府经常组建的“专班”,有利于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具有很大独立性,也更会激发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军团的组建可以围绕行业痛点,进行深度定制研发,一方面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另一方面扩展了解决痛点的深度和解决方案的广度。一个部门统一面对,避免了内部踢皮球问题,以及对客户需求的调研和满足肤浅等问题。”研发与创新管理咨询专家、《华为研发》作者张利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华为把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集合起来,在这几个领域下功夫,而这些又刚好与华为的5G、通信技术、智能化、云计算等自身能力相辅相成。”资深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为什么选择这五大产业军团组建成立大会上,华为方面表示,在煤矿军团方面,要“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煤矿安全、高效,做出开创性贡献”;在智慧公路军团方面,要“牢牢抓住在公路行业的‘建、管、养、运、服’的数字化机会”;在海关与港口军团方面,要“深刻地洞察客户的需求,去解决客户的问题,去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海关运营效率,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智能光伏军团方面,“希望军团将核心能力打造到极致,成为真正的全球的王者”;在数据中心能源军团方面,要“能够抓住机会不断向前,引领公司成为数据中心能源领域的领导者”。华为为什么会选择煤矿、智慧公路、海关与港口、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这五大产业来组建军团呢?任正非曾表示,煤矿也许会成为华为很重要的一个业务增长点。华为可以通过ICT技术与煤炭开采技术的结合,帮助煤炭行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安全、少人无人、高效”的生产模式,也让煤矿工人以后工作可以“穿西装打领带”。马继华表示,华为选择了五个最具有市场价值和自身能力匹配度高的领域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而且大多与新基建有关,市场价值大、示范效应强,便于集中前后端资源开展一体化营销,是其多年来销售攻坚“狼性文化”的一贯作风。“如果要切入一个产业,首先这个产业是个大产业,其次该产业对智能化的要求比较高、比较迫切,需要通过智能化来构建自身的能力,那么这对华为来说就是比较好的商业切入点。另外,华为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能力比较强,也会在这些领域寻找切入点。”项立刚表示。“三十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和信息产业刚刚开启之时,华为是代理用户小交换机,主要的客户是煤矿、港口这样的单位用户。这些工、矿、运输企业是信息产业的刚需用户,对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具有迫切需求。如今这些专网用户的需求转向了‘无人化’、低碳、人工智能化、5G升级。仅矿山,全国就有5300个待进行升级的。这是巨大的未满足的刚需,在海外的需求也很大。这不只是为华为自身寻找技术出口,也是为整个中国信息产业寻求销售出路,带动信息产业的整体支出。”张利华表示。华为在这五大产业已开始了相关布局。今年6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今年9月,国家能源集团和华为共同发布“矿鸿操作系统”,这是鸿蒙面向煤矿产业而推出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今年10月,华为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这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能否拉动营收10月29日,华为官网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58亿元,与去年前三季度6713亿元的营收相比,下降了32%。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今年三季度国内手机销量华为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8%,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77%,与今年二季度相比减少了18%。五大军团的组建能否挽救华为下滑的营收呢?“华为的业绩下降主要是在消费者业务方面,这些新领域肯定会对其业绩有一定的弥补,但能否全部补上、或者需要多长时间补上,答案肯定没有那么乐观。毕竟消费者业务曾经占华为总营收超过一半。”项立刚说。马继华表示,华为的转型发展正在路上,开拓新市场有利于提升营收,但这些行业应用并不足以弥补消费者业务的损失,主要还是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从To C(面向消费者)到To B(面向企业),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知识复用和多方协同。针对今年三季度经营业绩,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整体经营结果符合预期,To C业务受到较大影响,To B业务表现稳定,并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人才吸引,不断提升运营效率,有信心能够为客户和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多部门联合出新规剑指算法乱象 相关公司将迎“阵痛”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新年伊始,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的严监管仍在持续。2022年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将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首个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章制度。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规定不仅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服务规范,还向流量造假、控制热搜、诱导未成年人等问题亮剑。有专家认为,规定之下相关公司必将迎来“阵痛”。算法应用衍生出新风险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出台具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章制度,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需要,也是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健康发展、提升监管能力水平的需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需要。党中央印发的《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提出制定完善对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和《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先后出台并作出相关顶层设计。二是积极促进算法推荐服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需要。算法应用日益普及深化,在给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注入新动能的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算法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也深刻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给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公平公正和网民合法权益带来挑战,迫切需要对算法推荐服务建章立制、加强规范,着力提升防范化解算法推荐安全风险的能力,促进算法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腾讯安全战略研究中心联合赛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内容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算法精准推荐已经占据信息流分发主导地位,算法能够实现数字内容聚合和精准推荐,快速匹配信息与人。基于算法的个性化内容推送在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安全风险因素增高、不良信息泛滥风险增加,以及传统权利保护难度加大等问题。北京计算机学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娟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随着平台海量数据的积累,“大数据杀熟”、安全数据权限、流量制造明星等问题不断出现。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企业把问题主体甩给了算法,让问题的解决走向空洞,而规定将对这些新问题、新现象作出进一步规范。聚焦算法推荐乱象问题 中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规定中的亮点颇多,为应对算法推荐乱象提供指引和规范,聚焦违法和不良信息传播问题,引导算法应用合理规范,同时聚焦操纵社会舆论乱象,引导算法应用公开透明。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服务规范,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积极传播正能量,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传播违法信息,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发现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同时,规定要求加强用户模型和用户标签管理,完善记入用户模型的兴趣点规则和用户标签管理规则;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规范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不得生成合成虚假新闻信息或者传播非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单位发布的新闻信息;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明确了对于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一是算法知情权,要求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公示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二是算法选择权,要求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三是针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劳动者、消费者等主体提供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作出具体规范。如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应当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而对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等备案信息,履行备案手续。同时,规定明确了备案编号标注、备案信息变更、备案注销等相关事宜。算法驱动平台将受到哪些影响规定中明确,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利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而在现有的App中,基于算法驱动的产品和平台越来越多,它们又将受到哪些影响?上海财经大学研究员崔丽丽表示,互联网平台作为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先进技术代表,有责任维持技术手段的客观性,反映流量的自然状态,呈现真实的公众意见,不应该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在流量上作假。过去曾发生过一些涉及商业利益的新闻信息被操控的情况,这样获取商业利益是一种市场不公平的表现,甚至是不合法的。不论是UGC(用户生产内容)还是PGC(专业生产内容)平台,内容的审核以及对于受众的推荐实际都有相应的规则,互联网信息平台已经在形态上取代了过去的传统媒体,因此可能具备了一定的公共设施属性,所以信息的产生、审核和分发应该符合公允、客观,以及符合事实等要求。规定中也提到,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首页首屏、热搜、精选、榜单类、弹窗等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或者虚假点赞、评论、转发,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或者检索结果排序、控制热搜或者精选等干预信息呈现,实施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督管理行为。西南政法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员邓若翰表示,规定的出台意味着算法推荐相关行业进入严监管时代,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算法驱动公司的合规成本,同时对“大数据杀熟”、信息茧房等问题的扼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减算法驱动公司企业的盈利空间,相关公司必将迎来“阵痛”,如何寻找规范化的盈利增长点成为摆在其面前的难题。与此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规范算法服务未来仍需要多方努力。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算法推荐服务治理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推动算法推荐服务公正公平、规范透明,促进算法推荐服务向上向善,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招揽“高鼻子”和“天才少年”能助华为突破困境吗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在坚持“舀到国内最上层的那瓢油”之后,华为今年又陆续宣布招揽法国数学家、BBC(英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等加入。在消费者业务受限的困境下,“高鼻子”和“天才少年”能帮助华为突破困境吗?广纳“高鼻子”近日,华为法国公司社交媒体首度公开了法国数学家、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亮相的视频。今年10月,拉福格加入华为巴黎研究所,与华为和学术界一起继续研究60年前被引入数学的拓扑斯理论。除了华为巴黎研究所,华为还在法国巴黎设立了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据悉,有三位菲尔兹奖得主参与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工作,他们分别是法兰西学院的皮埃尔-路易·利翁(Pierre-Louis Lions)、苏黎世理工的阿莱西奥·菲加利(Alessio Figalli)、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马克西姆·孔采维奇(Maxim Kontsevich)。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BBC新闻节目负责人Gavin Allen宣布加入华为,担任公司执行总编辑。据悉,Gavin Allen在BBC任职17年,担任过多档BBC新闻节目的负责人,是BBC新闻委员会的核心高管。这或许只是华为“高鼻子”团队的冰山一角。华为在2019年年报中曾提及,公司约有15000人从事基础研究,其中包括700多位数学博士、200多位物理和化学博士、5000多位工学博士。其此前曾强调,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特别要加强基础研究与理论突破,持续强力投资技术创新与发明。今年9月,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任总在2022年优秀人才&“高鼻子”获取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现在要关注“高鼻子”人才的获取,给予海外研究所更多的预算。“广招全球人才,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是华为持续发展的动力,即便业务做得再艰难,也得坚持下去,而且在这个时刻继续延揽高端人才,也能体现出‘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企业性格。”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精选“天才少年”不只是“高鼻子”,“天才少年”也是华为极力招揽的一类人。今年11月初,华为心声社区发布文章《种下一颗种子,繁衍成一片森林》,介绍了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201万元的钟钊博士的科研成果。文章中提到,钟钊入职不到一年,带领团队把AutoML(自动机器学习)技术应用到数千万台华为手机上,做到了在业界第一次将AutoML大规模商用的突破。2019年6月,任正非表示,将在2019年从全世界招20名-30名天才少年,2020年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名-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任正非提到。不过,自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启动以来,三年中招募的“天才少年”人数不足20人。根据一封由任正非签发的华为总裁办电子邮件,华为对天才少年的工资发放实行年薪制,共有三档,分别为89.6万-100.8万元、140.5万-156.5万元、182万-201万元。“过去30年来,华为的超速发展依靠的是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主动发展人才的管理体系。‘高鼻子’和‘天才少年’这两项人才策略,其实不是华为的新政策,而是过去30多年一直持续坚持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引进老政策。”研发与创新管理咨询专家、《华为研发》作者张利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能否突破困境今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显示,华为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558亿元,与去年同期6713亿元的营收相比下降了32%。与此同时,华为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消费者业务也从2020年起按下了暂停键。根据年报,华为消费者业务多年来保持30%以上的增长,但在2020年这一增长率骤降为3.3%。“高鼻子”和“天才少年”的加入,能助力华为突破这一困境吗?“华为持续30年在研发与创新管理体系上的更新再造,为引入天才少年、海外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良好的研发与在创新管理体系基础上搭建的强有力的团队和组织的支撑。技术攻关,不是依靠天才灵光乍现,而是要靠整个团队的持续努力。”张利华表示。“科研创新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事业,高端人才众多和科研投入增加才有可能出现重大进展,但科研突破有很大偶然性。华为的科研投入是国内企业的样板,也是其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未来也将是其转型发展的基础。正是因为科研能力的存在,华为才能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压力面前屹立不倒。”马继华说。
流量变现之路曲折 咕咚、Keep、悦跑圈谁能胜出
中国商报(记者 颉宇星)互联网健身平台咕咚近日获得融资,其曾经的一系列商业化尝试也成为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国商报记者发现,除了咕咚,Keep、悦跑圈两大平台也各显身手,在向资本和用户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流量变现之路相当曲折的情况下,三巨头究竟谁能胜出?咕咚、Keep屡获资本看好公开信息显示,咕咚此次获得2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由华赢东方(亚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赢证券)领投。目前,咕咚已完成六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盛大集团、中信资本、深创投、软银中国等多家知名机构。据悉,咕咚将以5.2亿美元估值开启D轮融资计划。华赢证券董事长莫妮卡·豪认为,近年来,中国运动产业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全新机遇,例如《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运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基于对运动产业发展前景的持续看好以及对咕咚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可,华赢证券将积极推动咕咚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户外运动品牌。Keep则于今年11月再度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这也是其今年第三次传出类似的新闻。但Keep对外回复为“非官方消息,不予置评”。公开资料显示,Keep已完成八轮融资,总金额超过6亿美元。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发生在今年1月份的F轮3.6亿美元融资,其估值达到20亿美元。而在去年5月Keep完成E轮融资时,外界对Keep的估值是约10亿美元。不到一年的时间,Keep的估值已经涨了一倍。悦跑圈则稍显冷清。其最近一轮融资还是在2018年,为1亿元人民币(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下同)C轮融资,该轮融资后,悦跑圈主要把资金用在投资并购和团队扩充等方面。据了解,上述三家平台的用户规模均已破亿。三大平台的商业化探索手握巨大的流量该如何变现?三大巨头各显神通。Keep在去年6月就宣布已经实现整体盈利。其中,运动消费品业务销售规模已达到10亿元,该业务包括运动服饰、健身器械、智能硬件等产品的售卖。 Keep合伙人刘冬将Keep的商业模式概括为“A、B、C”三方面:A即App的用户规模;C是指运动健身产品等消费品;A和C组成的底座,最终通向的是B,即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在A和C基础之上,Keep希望为用户提供包括会员在内的运动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包括付费会员服务和付费课程等。据了解,在付费课程内容打造方面,Keep除了推出超过1200套的自研课程,还引进帕梅拉、周六野等超级运动达人,并在品牌版权的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引进尊巴(Zumba)、莱美(Les Mills)等海外内容IP。另外,Keep还建立起包含课程设计师、直播教练、经纪运营等在内的近百人直播互动团队。针对直播教练这一全新职业,Keep对外表示,要推出长期培养计划,并建立起一体化发展路径,打造直播天团。 咕咚也对运动消费品非常感兴趣。今年5月,咕咚旗下家庭智能健身品牌FITMORE正式亮相。另外,咕咚推出了FITMORE智能健身镜、智能跑步盒子2.0等新品,这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家庭健身赛道。据了解,咕咚发布的FITMORE智能健身镜有标准版和3D摄像机版,定价分别是3999元和4999元,两者区别在于后者支持用3D摄像头来给健身动作进行AI识别和纠正。FITMORE智能健身镜借助了咕咚自有的硬件产品优势,可实现手环、手表、心率带、单车等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在发布会上,咕咚首席执行官申波表示,FITMORE希望成为国内最大的解决“家庭健身”场景运动需求的智能健身品牌。 另外,咕咚还涉足跑鞋领域,并根据不同的运动场景、跑步里程推出了5K跑鞋(日常运动)、10K跑鞋(短距离运动训练)、21K跑鞋(日常综训)、42K跑鞋(专业竞速)等产品,还与安踏合作推出大数据跑鞋。咕咚方面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未来的三年里,咕咚将作为安踏跑步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六双真正适合并专属于中国跑者的跑鞋。咕咚利用数据收集技术关注跑者需求,安踏则通过专业产品研发技术解决跑者运动中的实际问题。相比咕咚和Keep的多元化探索,悦跑圈的变现之路基本上围绕跑步这一运动展开。据了解,悦跑圈通过寻找跑友、分享跑步记录、举办赛事等方式,建立集合社交、服务、内容为一体的垂直跑步社区。其营收的主要来源是广告,大多是跟汽车、体育、金融和快消品牌合作。 另外,悦跑圈对外表示,平台要做一个内容推荐项目,名为“全民体验官”。 据悉,“全民体验官”鼓励用户通过亲身体验并创作专业的测评内容,营造品牌的良性营销场景,带动电商分销和品牌官网引流。例如用户通过申请并支付押金的方式报名试穿产品,并完成规定任务,即可返还全部押金。悦跑圈认为,通过此类项目,品牌获得一次和消费者近距离互动的机会,可以根据用户的真实反馈,对自身产品、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等内容进行优化。未来压力不小虽然上述平台积极进行着商业化探索,但未来要面临的压力还是不小。Keep的每个运动消费品类基本上都存在劲敌。例如在运动服饰方面,其价格和阿迪达斯、耐克的部分同类产品没有太大差距;在智能硬件方面,华为、小米等品牌则更具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而在健身器械方面,今年很多品牌都在做智能家用健身器械,例如野小兽、舒华、亿健等。另外,其他平台也在和Keep争夺用户。据悉,B站、小红书同样有大量的健身内容,也有很多健身博主入驻。这些健身博主和用户的互动性很高,用户黏性非常强。Keep相关负责人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其将继续聚焦大众用户,为用户运动的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运动解决方案,并不断强化自身在内容和产品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运动体验,成为真正解决运动需求的运动体验平台和品牌。咕咚的竞争压力也不小。其看好的智能健身镜领域,竞争已经相当激烈。除了FITURE等智能健身器械公司,百度、华为也想分一杯羹。在跑鞋方面,耐克、亚瑟士、阿迪达斯以及本土品牌特步都是跑者圈内的明星跑鞋品牌。相比之下,咕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悦跑圈虽然没有进行过多的“跨界”探索,但跑步这一项单一的运动能带来多少流量并转化成付费用户,还需要时间检验。悦跑圈的首席执行官梁峰曾在去年对外表示:“坦白来讲,悦跑圈跟一些泛流量的社交媒体平台相比是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我们需要比他们更专业,把专业的故事翻译给专业的人听,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在用户付费这块,梁峰认为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C端(用户)的付费意愿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目前互联网健身平台的发展已经不再追求巨大的流量了,平台现在更追求用户质量,愿意付费的用户才是需要精心维护的。”有行业分析师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目前三个头部互联网平台的相关布局来看,无论是做运动装备、付费课程,还是内容推荐,都是在商业化探索中了解用户,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未来互联网健身平台应该是千人千面的,甚至要比用户更了解用户,才能有更强的黏性以及更高的盈利能力。
自研芯片加折叠屏手机,技术“组合拳”能助OPPO弯道超车吗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OPPO发布了旗下首款自研NPU(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和首款折叠屏手机,并把折叠屏手机的价位拉至史上最低。借助这套技术“组合拳”,OPPO或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希望。OPPO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图片由OPPO提供)OPPO首款自研芯片出炉12月14日,OPPO正式发布首款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据悉,该芯片为影像专用NPU芯片,也是全球首个采用6纳米制程工艺的移动端独立NPU,在四个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强大的AI(人工智能)计算能效、行业领先的Ultra HDR、无损的实时RAW计算,以及最大化传感器能力的RGBW Pro。OPPO创始人陈明永在发布会上说:“2019年,我提到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勇于迈进研发深水区,构建最为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现在,我可以明确地说,自研芯片就是研发深水区。”而OPPO把这款芯片以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命名,也隐喻了其攻坚自研芯片的决心。自此,OPPO成为第四个拥有自研芯片的国内手机厂商。事实上,华为“断芯”后,各大国内手机品牌都开始加速芯片布局。其中,小米、vivo自研的均是ISP芯片,同样注重提升影像表现能力。那么OPPO的NPU芯片与友商的ISP芯片有怎样的区别?一位OPPO造芯的相关人士表示,首先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是一款影像专用NPU,其AI能力是传统ISP所完全不具备的。其次,只有影像专用NPU可以解决目前ISP通用算力不足的难题,这是未来影像发展的主流方向。最后,行业里其实对于ISP没有一个共识,只要参与了影像的某一个处理环节,就可以把它称作ISP。影像专用NPU核心是通过AI的能力参与到影像处理中,做最擅长的事情,解决目前主芯片解决不掉、但又是痛点的东西。“在目前扶持国产芯片的大环境中,各手机厂商验证国产芯片的力度很大,而OPPO是其中很努力、积极的一个。验证国产芯片需要手机厂商使用、改进,并最终实现应用。手机厂商造芯片的好处在于自研自用,并且出货量越大就越具备优势。此次OPPO的6纳米NPU芯片投入很大,不过还要看后续是否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分析师张亚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那么,芯片实现了零的突破后,手机厂商距离自研SoC(系统级芯片)还有多远?张亚表示,研发SoC芯片的难度很高。首先消费电子是一个迭代速度很快的应用终端,高通、联发科等成熟厂商的芯片迭代速度(每年都要出新产品)和研发速率是很快的,因此与其竞争的难度很大;其次做高端SoC芯片的资金成本很高,前后的研发投入会达到数亿美元,但是做低端SoC的意义又不大。而且造芯片需要设计商跟代工厂之间有密切的合作,才能良性循环下去,否则一旦流片失败,之前的投入就打水漂了。折叠屏手机定价刷出新低在公布首款自研芯片之后,OPPO紧接着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据悉,该款折叠屏手机历时四年,经过六代研发,采用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搭载高通骁龙888移动平台。值得注意的是,OPPO将折叠屏手机的售价进一步压低。其中,8GB+256GB版本售价仅为7699元,12GB+512GB版本售价为8999元。对比其他折叠屏手机来看,华为Mate X2的起售价为17999元,三星Galaxy Z Fold3 5G的12GB+512GB版本售价为14999元,小米MIX FOLD的起售价为9999元,OPPO的起售价是最低的。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正式发布OPPO Find N。(图片由OPPO提供)OPPO为什么选择如此定价?在发布会现场,OPPO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对定价问题,OPPO曾一度很纠结:“如果(定价太高)只有几个人能用到,不符合我们做产品的理念。”他希望折叠屏手机能够从一个尝鲜的产品,变成一个常用的产品。同时,刘作虎表示,随着OPPO这个大动作的推出,相信供应链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能够让更多友商伙伴一起推动行业的进步。“OPPO希望加快折叠屏手机的普及,并通过OPPO FIND N的发布刷新折叠屏手机的标准,从而让OPPO在高端手机阵营站稳脚跟。7699元的定价虽然是OPPO有史以来最贵的产品,但同时也是发售价最低的折叠屏手机,从价格上来说,OPPO FIND N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级折叠屏手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折叠屏手机之前只能听和看,现在可以真正拥有,预计这款手机会吸引一大批消费者入手。”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OPPO FIND N采取了相对大众化的定价策略,对比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OPPO FIND N具有较明显的价差空间,会对部分价格敏感但又有意购进折叠屏手机的消费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中研普华高级研究员叶奋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那么,折叠屏手机的亲民时代要来了吗?叶奋表示,折叠屏手机当前仍是手机产品中较新鲜的类型,OPPO此次对自家折叠屏手机的大众化定价将有助于加速推进普通民众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接纳度。但即使OPPO已将相关产品定价置于业内最低,其价格仍在7000元以上。随着产业链及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折叠屏手机的单机制造成本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预计真正的亲民时代很快会到来。OPPO技术形象大幅提升事实上,在当前手机市场中,体现科研实力的自研芯片和面向高端用户的折叠屏手机都是手机厂商正在积极布局的赛道。目前有能力自研芯片的厂商包括苹果、三星、华为、谷歌、小米和vivo,其中苹果、三星、华为、谷歌推出了SoC芯片;小米和vivo推出了ISP芯片;而市场上销售的折叠屏手机,则以华为、三星和小米等品牌为主,并且有消息称,vivo、荣耀等厂商也即将推出折叠屏手机。此次OPPO实现了两条赛道的同时布局,这套“组合拳”对OPPO的品牌形象和销售业绩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自研芯片已成为国产手机厂商技术创新必争的高地,OPPO此次发布自研芯片展示了其过去对于芯片设计的投入与转化成果,在手机制造的核心领域OPPO亦开始有相应的竞争能力,对于OPPO的发展而言,这是极大的促进,有利于OPPO向业内顶尖公司的发展水准靠拢。”叶奋表示,“发布自研芯片与折叠屏手机有助于进一步夯实OPPO的技术竞争基础,在消费者日益关注芯片及折叠屏手机话题的背景下树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新形象。”“这次的‘组合拳’会提升OPPO的品牌价值,并对其他厂商形成较大压力,但仅凭自研NPU和高性价比折叠屏手机很难追上苹果、三星等头部厂商,毕竟苹果、三星以及暂时放缓进入手机市场步伐的华为,在技术研发及用户口碑上的优势过于强大,想要在消费者心中赶上它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并发布高质量的产品。”张扬说。
曾有着“华为接班人”标签 李一男此时造车胜算几何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曾有着天才少年、技术狂人、华为接班人等标签的李一男也加入了“造车”队伍。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投资状况火热,除了传统的汽车厂商不断加码,小米、百度、滴滴等科技巨头也在大举跨界造车。李一男此时入局有几分胜算?51岁李一男又创业 时机晚了吗12月15日,51岁的李一男又一次创业,发布NIUTRON(牛创新能源)品牌,中文品牌名为“自游家”,并宣布首款产品自游家NV(新能源汽车)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9月启动交付。其实,李一男是国内科技圈的名人,有着曲折的创业经历。他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3岁加入华为;25岁升任华为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一度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30岁走出华为,创办港湾网络,势头直赶老东家华为;38岁出任百度CTO;45岁创办牛电科技(小牛电动)并担任CEO,2019年该公司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但2015年,在发布旗下首款电动车之后,李一男因涉嫌内幕交易而锒铛入狱。从时间线来看,出狱后的李一男很低调,并于2018年开始谋划造车。不可否认,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投资状况火热,传统汽车厂商和众多科技巨头都在加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7万辆和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2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近日发布的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显示,今年1月-11月,已有六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突破了10万辆……那么,李一男此时入局不晚吗?对此,李一男坦然表示“我们肯定是晚的,不用讲”,但同时也表示“时间会告诉大家唯一正确的答案”。“我们不因为某一个投资人说这个事情能行、有人投了,我们就觉得我们能行;也不因为别人不投我们就觉得不行。我觉得就试试,至少探索一下,然后努力保障。努力这个事情做好,看看怎么样。”李一男说。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对小牛电动的入局表示乐观。张翔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现在进入汽车市场并不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太大了,以后所有的燃油汽车都要被新能源汽车取代。像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厂商没办法把这么大的市场撑起来,所以现在进入市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可以做一些细分市场、局部的区域市场等。”中研普华高级研究员薛圳扬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虽然历时已久,但仍处于上半场,当前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开拓,小牛电动此时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及时不晚。此时“造车” 胜算几何据悉,自游家造车项目于2018年11月开启,品牌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并在江苏常州拥有一座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制造基地,整体设计产能为18万台/年,目前工厂正在进行量产前的改造和标定,将于明年3月投入使用。目前自游家汽车拥有接近100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汽车创业是非常难的,没有200亿元不要做汽车。“现在造车涉及到很多方面,要招聘人才、打造品牌、市场宣传,以及线下体验店的布局等等,都需要资金。”张翔亦表示。不过,李一男表示:“2014年的时候我自己判断我融不到30亿美元来做这个事情,现在我自己觉得我大概率应该能够融得到这个钱来做这个事情。”另外,李一男还表示,“自游家的定位是高端,这个不容置疑。”自游家NV的设计理念是Urban Exploring(城市探索),意味着它是一款都市出行的车辆。“第一天开始我们就非常明确,我们是按照一个电车来设计这款车的,不管是平台架构,还是外观还是内饰。不管是增程也好,还是纯电也好,它的外观都是一模一样的。”李一男说。据介绍,自游家NV是一款定位于中大型尺寸的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长5米左右,拥有5个座位,分为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系统,整车采用上钢下铝车身打造,定价在30万元以上。然而,在高端和增程式电动市场,自游家均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定价30万元左右的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等;目前市场上的增程式电动车型包括理想ONE、岚图FREE和赛力斯SF5等。薛圳扬表示,自游家之所以选择纯电动和增程式电动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向,主要是基于对市场需求及政策环境的考量。纯电动具有更好的政策补贴,但当前纯电动汽车发展容易受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限制;增程式电动政策补贴相对较少,但在现阶段市场应用空间更大,在产品推出后更易受消费者的关注,自游家选择增程式电动及纯电动这两种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了政策环境及下游市场的现状后,对应铺设的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路径。张翔则表示:“总体来说纯电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增程式只是一个过渡的技术。”而当被问及“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时,李一男显得很淡然,他强调说最终还是要在产品、品牌、营销上有更多的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
为了打造优质健身内容 各大互联网健身平台到底有多拼
中国商报(记者 颉宇星)互联网健身平台Keep近日宣布要花5000万元扶持优质健身内容创作者,这一消息引发了健身圈的关注。实际上,乐刻、超级猩猩等健身平台也在加码优质健身内容。据了解,目前国内自研课程质量与教练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培养更多优质教练和健身达人,并协助他们创作优质内容,成为这些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健身平台下重注打造优质健身内容Keep方面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公司将投入百亿流量和5000万元现金奖励,扶持优质的健身内容创作者,并大幅提升头部创作者的商业影响力。Keep副总裁黄晶晶对外表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健身行业当中,优质的健身内容非常重要。以内容为中心,为广大用户创造运动体验价值,将是Keep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未来一年内Keep将打造150位百万跟练创作者,并在三年内实现一万健身达人单平台收入过万元的目标。黄晶晶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迭代,以及媒体终端的不断进化,内容的创作形式会不断拓宽。另外,Keep还开设了“冠军教练”系列课程,该课程采取奥运项目与居家健身跨界融合的模式,涵盖拳击、艺术体操、跆拳道、竞走等多个奥运项目。据悉,上述课程经过系统性规划,张继科、石智勇、李红、刘哮波、隋剑爽等世界冠军会详细分解基本动作,深入浅出地向用户普及运动基础知识,并分享实战经验。乐刻也对健身内容有所布局。据了解,目前其已有九大自研课程。在线上方面,乐刻推出了线上健身服务品牌LITTA。该品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塑形、燃脂、体态康复等视频直播课程。目前, LITTA已拥有超过25万人的线上付费用户、2000多个线上视频课程、100种课程品类。LITTA负责人章玮对外表示,“内容+服务”将成为LITTA的核心竞争力。此外,LITTA还会从运动监督、饮食建议等多个维度为用户提供“健身管家”式的帮助。  超级猩猩也在自研更适合亚洲人的健身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超级猩猩会基于大量的用户反馈而进行课程产品的升级迭代,甚至决定下一季度的课程内容。其创始人跳跳对外表示,超级猩猩第一个自研课程是“战绳课”,该课程从产品雏形的形成到最终上线,历经30天共90次迭代,经过了97批次的用户测试。但跳跳也坦言,超级猩猩的课程种类还不够丰富,未来其将在小团私教课等课程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优质健身内容提升用户黏性为何互联网健身平台如此重视健身内容?乐刻团课运营负责人周登鸿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优质健身内容会显著提升用户黏性。乐刻受欢迎的自研团课在上线之后很快就被用户一抢而光。另外,喜欢同样课程的用户会在乐刻App中建立一个“社团”,大家可以在社团里讨论课程内容和锻炼心得。Keep方面则表示,内容是平台发展的基石。现有的技术手段虽然可以解决运动效率和准确性的问题,但是要想让用户能更加持久地健身,平台还需要去满足用户情感层面的需求,让健身内容有温度。根据Keep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其平台内已经有156节以上的百万跟练课程。其中还有两节达人课程的跟练量超过3000万人次,每天有近百万人和创作者互动。跳跳表示,健身属于高级精神消费品,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自我成就和自我驱动。超级猩猩的核心意义是有温度的专业陪伴。据悉,超级猩猩日均排课量为12节,目前已经有超50%的自研课程,80%的用户增长来自口碑传播的方式。虽然国内平台都非常关注自研的健身课程,但周登鸿表示,相比较而言,国内自研课程发展依旧缓慢。他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国外健身机构在健身课程方面已经有长时间的积累,比较了解用户的兴趣点;第二,国外的健身课程从开发到落地的过程已经相当规范,包括人员的选择、团队的搭建,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成熟。第三,优质课程的开发需要强大的教练团队支撑,而国内健身行业中顶尖教练的占比不大,可参与课程研发的教练不多,这是整个健身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优秀的教练不止是教练鉴于优质教练数量短缺成为了国内自研课程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国内的头部健身平台都开始努力挖掘优质教练,并将优质的教练资源盘活。据了解,Keep会为健身内容创作者提供线上内容运营的全链路指导、线下沙龙专业内容分享,以及考取专业认证的一体化服务。 另外,这些健身内容创作者还有机会成为Keep的“品牌内容官”。品牌内容官除了获得付费课程的创作分成,还会以内容为核心与其他广告主合作。乐刻则在去年年初提出“健身教练新十年计划”,即未来十年内乐刻将每年在这个计划上投入1亿元,且每年的投入比例增加20%,服务约10万名健身教练。乐刻合伙人柳大年对外表示,未来乐刻将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多个城市落地研训中心。此外,乐刻还提出了管培生计划。据了解,乐刻的管培生制度,最终考核的是有多少教练经过了平台的选拔,这个教练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养活自己,多久能形成正向循环,持续创造价值。除此之外,乐刻为健身教练设计了六条职业发展路径,例如培训师、管理运营等路径。“乐刻有1/3的教练既是教练,也是乐刻合伙人(加盟商),开了线下门店,成为真正的老板,还有教练转型成为了门店的店长。”乐刻方面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跳跳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好教练就是好内容。超级猩猩创办了超猩学院,将更多预算投入在教练培训上,这些教练还有机会成为研发者或是培训师。去年7月,超级猩猩发布了“酋长”职位。一个酋长将作为三至八家店的总经理,得到门店经营的利润分成。据了解,该计划首批任命了21位酋长,其中9位是超级猩猩的全职教练。有行业分析师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教练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果健身平台想建立品牌护城河,持续交付给用户优质的健身内容,那就需要自己培养人才。虽然可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但这么做不仅会增强自身竞争力,还会推动整个健身行业的良性发展。
接连损失原创内容大将 “饮鸩止渴”的爱奇艺还能走多远
中国商报(记者 祖爽)爱奇艺近日痛失麾下一员“大将”。1月7日,爱奇艺副总裁、YOH工作室负责人车澈在微博回应关于其此前离职的消息,称之后将以兼职身份负责爱奇艺重点节目。而在2021年,悬疑小说作家紫金陈也选择与爱奇艺“分手”,转而牵手优酷。在裁员、会员涨价、亏损等不利因素下人才又接连流失,爱奇艺还能否迎来寒冬之后的春暖花开?紫金陈和车澈接连“出走”1月6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车澈在朋友圈发文宣布从爱奇艺离职,该消息引起广泛关注。随后,车澈通过微博回应称,2022年其确实开始了一些新事业,内容包括对潮流IP、内容多元化的探索,但是还以监制的身份在负责爱奇艺的重点节目,其中就包括《新说唱2022全明星季》。为何车澈的离职会受到如此关注?车澈于2017年加入爱奇艺,成立YOH幼虎工作室,并先后制作了《中国有嘻哈》《热血街舞团》等热播节目,其中《中国有嘻哈》还成为了当年的现象级综艺节目,车澈也凭借此节目的大火一跃成为爱奇艺副总裁。除此之外,他还以总制片人身份主导制作了《中国新说唱》《我是唱作人》《潮流合伙人》等系列节目,一个个爆款综艺节目让爱奇艺不断“出圈”。除了车澈外,悬疑小说作家紫金陈也有了“新欢”。2021年10月,优酷在“因为热爱 自带光芒”2022精品先鉴会上宣布,与著名作家紫金陈合作,并将于未来五年推出十部作品,继续升级悬疑剧场厂牌。而在此前,紫金陈曾助力爱奇艺打造出爱奇艺迷雾剧场的多部精品剧集,例如其首部改编作品《无证之罪》,是爱奇艺首度尝试用电影质感打造的短剧,爆款剧集《沉默的真相》《隐秘的角落》也分别改编自其小说《长夜难明》《坏小孩》。而在2015年,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选择卸任,宣布其将在视频内容领域进行创业,并与爱奇艺继续保持深入长期的合作,离职后的马东随即创立米未传媒。而据媒体报道,爱奇艺过往较为知名的综艺节目中,《奇葩说》《乐队的夏天》和《一年一度喜剧大会》均有马东所创办的米未传媒公司的身影,马东与爱奇艺的联系依然较为密切。而近日则有爱奇艺相关人士称,米未传媒和爱奇艺的关系比较微妙,米未已经开始和腾讯视频联络密切了。自制原创内容面临新压力接连失去原创内容方面的大将,这似乎让本就深陷亏损的爱奇艺雪上加霜。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长视频平台,产出优质原创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紫金陈和车澈的离开将爱奇艺的人才流失问题暴露出来。他还表示,迷雾剧场之前的一些剧作是靠与紫金陈合作而大火的,可目前爱奇艺还没有一个团队可替代与紫金陈的合作,这对爱奇艺而言是很大的打击。的确,从去年迷雾剧场的表现来看,虽然也有《谁是凶手》《八角亭迷雾》等颇受期待的剧集播出,但与《隐秘的角落》等爆款剧集相比,无论是从口碑还是热度上来说都仍有一定差距,冯绍峰、范丞丞、文淇等主演的《致命愿望》的豆瓣评分更是低至4.1分。“爱奇艺迷雾剧场和综艺节目的下滑与其人才的不断流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向凯表示。而在综艺节目方面,爱奇艺同样遭遇“滑铁卢”。2021年5月,粉丝为投票而大量购买乳饮品并倾倒的“倒牛奶”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爱奇艺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被责令暂停录制。在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提出全面叫停偶像养成类网综、“耽改”题材网络影视剧,这也意味着选秀网综或就此成为历史,而近年来背靠《青春有你》系列选秀节目收获了大量用户和市场关注度的爱奇艺无疑也将受到影响。目前,长视频行业对优质版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外购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平台的内容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爱奇艺曾在给股东的公开信中提到了当前优质内容匮乏的主要原因。首先,从传统渠道获取的版权内容正在减少。一方面,版权电视剧随着传统电视行业市场份额的萎缩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对会员拉新和留存起到至关作用的院线电影,特别是在中国电影院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的数量急剧减少。其次,目前自制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需要。自制内容的突破性进展需要找到行业内最优秀的人才以及最优质的合作伙伴,建立强大的内容生态系统,去做最优秀的作品,而生态系统的完善需要时间来打磨。爱奇艺方面也表示,未来两年大量增加电影、动漫工作室的数量将是爱奇艺内容制作的重要策略,因为通过内部工作室,可以聚集行业内优秀的制作人才,获取大量头部的IP和作品。涨价裁员非长久之计在自制内容质量下滑的背景下,亏损中的爱奇艺想要盈利成为了更加艰巨的一项任务。从2021年年底开始,会员涨价、裁员等成为爱奇艺开源节流的手段。早在2020年11月13日,爱奇艺就对黄金VIP会员服务订阅费用进行了调整,统一定价多端价格,月卡费用从19.8元涨至25元,季卡费用从58元涨至68元,而年卡费用从198元涨至248元。据悉,本次涨价是爱奇艺推行付费会员策略九年以来的首次涨价。而在2021年年底,爱奇艺再次调整会员定价方案,连包月卡费用由19元上调至22元,普通月卡费用由25元调整至30元,连包季卡费用由58元上调至63元,普通季卡费用由68元调整至78元,普通和连续年卡会员价格则保持不变。爱奇艺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总营收76亿元,同比增长6%;净亏损17.34亿元,较2020年同期亏损扩大42%。爱奇艺CEO龚宇称,亏损的原因是“内容供给短缺”。而不出意外的话,爱奇艺将在2022年迎来亏损的第12个年头。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爱奇艺订阅会员数为1.036亿人,而二季度的会员数为1.062亿人,订阅用户直接流失了近260万人。涨价已经成为爱奇艺“开源”的常规操作,而裁员则是为了“节流”。2021年12月初,有媒体报道称爱奇艺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比例20%至40%,是其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原因则是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内容、技术、精细化成本管理、结构扁平化。一位爱奇艺员工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其确实对批量裁员的消息有所耳闻,但具体比例并不清楚,也不方便透露太多。对于爱奇艺的种种表现,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回应。从2021年3月开始,爱奇艺的股价一路走低,从28.97美元/股一路下滑,2022年1月7日探底至3.93美元/股。截至记者发稿,爱奇艺的股价仅为4.64美元/股,股价暴跌超80%,总市值仅为36.62亿美元。财经评论员赵欢表示,随着在线视频红利慢慢走向天花板,基于巨大的在线视频用户规模下的精细化运营和价值深挖需求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想象力。平台想要获得更多收入,就要提升服务会员差异化水平和内容运营能力,产出高质量内容,这样用户才会买单。显然,裁员和涨价都只是巨额亏损下的饮鸩止渴,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和精细化运营才是关键。只不过,爱奇艺还能等到下一个紫金陈和车澈,重新“翻身”吗?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屏”实力遭质疑 京东方funbook平板返厂维修两次仍黑屏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近日,有消费者向中国商报记者反映,其购买不到一年的京东方(BOE)funbook小课屏儿童护眼平板出现黑屏无法开机的问题,返回维修两次后仍未解决问题。号称“目前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京东方”的半导体显示产品龙头企业因售后服务遭到质疑。  北京的吴女士于去年9月18日在网上购买了京东方funbook小课屏,“当时也是被一个孩子妈妈推荐才买的”。官网显示,京东方funbook小课屏内置400个以上精选少儿应用和纯净学习系统,家长可远程伴学或管控,同时funbook小课屏采用类纸护眼屏,让孩子阅读学习时眼睛更轻松舒适,“是一款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实用好礼”。    京东方官网截图  然而,在使用6个多月后,今年4月9日,吴女士的funbook小课屏出现开机黑屏并死机的情况。4月10日,吴女士通过官方客服热线添加了售后服务人员微信,按照售后客服的提示,吴女士于当日将平板寄到官方指定的北京通州维修点。  吴女士与售后客服的聊天记录(图片由吴女士提供)  产品寄出一个星期后,经多次催促,吴女士于4月17日收到维修后返还的平板。然而,吴女士在验机时发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吴女士与售后客服的聊天记录(图片由吴女士提供)  吴女士再次联系售后客服,客服仍让吴女士把平板寄到维修点。4月17日,吴女士将快递寄出,并于4月19日收到快递提醒,平板已经从通州维修点寄回。当吴女士询问客服平板受损的具体原因时,客服先是表示机器还在检测,后又称“可能是今天寄出的还未登记”。吴女士询问“到底什么问题导致的”,客服表示已经下班明天答复。“明天帮我问问,我不能总是因为这个问题受困扰。”吴女士回复道。  吴女士与售后客服的聊天记录(图片由吴女士提供)  随后,吴女士收到回复称平板存在“排线问题”。4月20日,吴女士收到经过两次维修的平板,仍无法开机、开机黑屏,客服的回应依旧是“辛苦您寄回维修中心给您检测下机器”。吴女士的好脾气终于被耗尽:“最让人生气的是这是修了两次的结果,把我气得最后都没理她了。”  吴女士与售后客服的聊天记录(图片由吴女士提供)  中国商报记者在京东方官方旗舰店和生活平台小红书上看到,有消费者反映,funbook小课屏有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如反应迟钝、充电慢、触屏有点卡等。还有消费者出现的问题和吴女士的类似:售后反馈时间长、平板会死机。      网友评价截图  记者就平板出现问题的情况询问官方旗舰店客服,对方表示,购买后一年内出现非人为损坏的性能故障可享受免费保修服务,15天内因为质量问题可以换货。如果有反复维修失败的情况,可以咨询全国统一售后电话,时间在8:30—21:00之间。随后记者拨打了客服热线,询问吴女士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但令人不解的是,即便记者提供了受损平板的编码并表示此次询问经过吴女士授权,但客服在电话中并未作答,表示有什么问题客服会在微信上与吴女士联系。  吴女士反馈,微信上的客服确实有再联系,但仅是再次确认平板编码和同样的话术“我帮您催一下尽快给您处理”,再无其他解释。  记者再次向京东方方面反馈问题,客服回复吴女士的话术仍为套话。(吴女士供图)  中国商报记者在京东方官网看到,该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根据京东方发布的2021年财报,在主流半导体显示器件业务部分,京东方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应用领域市占率持续稳居全球第一。去年8月30日,funbook小课屏正式发布。  吴女士的丈夫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网课时间增多,京东方这类护眼平板逐渐变成有娃家庭的“刚需”,可是产品出了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售后速度慢,这会对学生居家学习造成影响,并且“2000元的价格也不是个小数字”。记者登录京东方线上旗舰店发现,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选择了这款平板,“想着孩子现在接触电子产品太早了,后来朋友介绍说这个是类纸护眼屏”“为了给娃上网课,买来护眼”……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聂洋城表示,即使收到商品后超过15天,在产品保修期内,只要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那么商家仍有换货等义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但是超过六个月的,需要消费者举证。  聂洋城提醒,消费者网购收货时要注意查看票据公章,可以按属地原则向票据公章所在地消协投诉商家。此外,消费者还可以拨打12345热线,受理员会将投诉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4月27日,吴女士主动要求换机,客服先是表示无法换机,随后表示经特殊情况申请可以换机,需要吴女士先将平板邮寄至维修中心,收到后再寄出新机,但吴女士已经丧失了对京东方维修中心的信任,要求收到新机后再寄出已损坏的机器。截至发稿,吴女士和京东方仍处在僵持状态。
五年内两次更名 哈啰会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黑马吗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从“哈罗单车”到“哈啰出行”,再到“哈啰”,两次更名的哈啰不满足于出行业务,还逐渐向旅游、团购等领域布局。业务范围逐渐扩大的哈啰会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一匹“黑马”吗?五年内两次更名近日,“哈啰出行”宣布将品牌升级为“哈啰”,并启用了“陪伴生活每一天”的全新品牌口号。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哈啰的第二次更名。上一次更名在2018年,“哈罗单车”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随着哈啰助力车、哈啰顺风车、小哈换电、哈啰电动车、哈啰打车、酒店预定、租车等业务的上线,哈啰从单一共享单车企业,升级到移动出行平台,再到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业务探索,哈啰确立了‘基于出行的普惠生活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哈啰CEO杨磊表示,“哈啰”新品牌承载着公司加速构建“出行+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和长期深耕生活服务领域的愿景。不过,在哈啰品牌升级、业务拓展的同时,亏损也在持续。根据去年招股书,哈啰出行2018年至2020年每一年分别亏损22.08亿元、15.05亿元、11.34亿元。实现调整后,每一年亏损为15.91亿元、7.76亿元和9.47亿元。去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超60%,毛利水平同比提高超过一倍,但并未公布盈利水平。在亏损之中的哈啰为什么依旧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哈啰积累了较大的客户群体,形成了一定的数据资产,通过资源整合,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有利于提升哈啰的盈利水平,同时也能扩大营收规模,提升公司的估值。”中研普华研究员张星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一位哈啰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哈啰从做共享单车开始,资金和资源都不如竞争对手,做出行做顺风车也是一样的。但哈啰的逻辑不是说有竞争就不做了,更多是考虑自己的优势,市场是不是有痛点,我们是不是有机会去决定切入新的领域的。而且很多新领域都是延伸的,比如两轮到四轮,再到电动车、小哈换电等。”哈啰还有机会吗在出行之外,旅游场景是哈啰持续布局的领域之一。2020年12月,哈啰宣布进军单体酒店加盟市场,并推出自有品牌“哈啰酒店”。今年1月,由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有的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投资企业为宜春哈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其经营范围包括旅游业务、票务代理服务、酒店管理等。目前,哈啰App内上线了“酒店”和“景点门票”两个功能。不过一位在线旅游平台从业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其并不是特别看好哈啰开拓旅游、酒店这个赛道。“不是有流量就可以做旅游的。共享单车客单价很低,而旅游的客单价相对而言较高,从单车用户转化到旅游用户很难。旅游其实是一个很注重履约的行业,也就是服务要很好。”上述在线旅游平台从业人员说,“除了流量之外,还需要有供应链,解决供应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都是靠自己自营或者贴牌酒店,要么体量和OTA(在线旅游平台)来比太小,要么已经被证明在中国不太可行。”除了旅游场景外,社区团购也是哈啰在不断涉足的领域。2020年,哈啰曾低调推出团购业务“哈啰惠生活”,但是仅在半年后,哈啰惠生活便被放弃;去年3月,哈啰惠生活认证为“哈啰惠选”,重新出现在社区团购赛道中。不过,目前哈啰惠选并未接入哈啰App,仅以小程序的形式上线,其服务范围也仅涵盖了山东省的淄博、潍坊、东营、济南、青岛、烟台、济宁、临沂等八个城市。哈啰在此时向旅游、团购等业务进军,面对美团、携程、同程等竞争对手,还有发展机会吗?“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空间是巨大,但要分具体品类而定。头部企业有各自擅长的优势业务领域,但也在相互加速扩张渗透。”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魏建辉表示,“核心在于通过20年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易标准化、易规模化、轻资产化的品类业务已经基本上全覆盖,如从图书、服装、食品、3C、家电、家具、票务、酒旅等易做业务,逐渐扩张至大家具、大家电、生鲜等难做的领域,社区团购的大战核心就是生鲜非标、易损耗、重资产化属性,但生鲜高频、市场规模大,成为巨头当下大力角逐的领域。哈啰开展门票、酒店、团购易做业务符合自身当下发展现状,但如何突出差异化才是其胜出的关键。”张星表示,目前,哈啰的主要优势在于庞大的出行用户群体,而其在本地生活服务上和比较成熟的平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哈啰能够将用户资源灵活的配置,发挥其数据资产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截至2022年4月25日,哈啰注册用户突破5.5亿。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截至2022年3月,哈啰App月度活跃人数达2946.76万人。“去年新业务增长非常快,公司整体和两轮的毛利和营收都实现大幅提升,造血能力一直持续在增强。”上述哈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团队做事风格比较稳扎稳打,理性务实,更关注自己和业务本身,不会过多关注其他。”
改名、变阵 华为终端向商用领域突围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面对手机业务不断萎缩的困境,华为找到了新的突围路径。4月20日,该公司宣布华为“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领域,业务覆盖消费产品和商用产品两大板块。华为挥戈挺进,对商用办公电子设备市场意味着什么?这会成为华为新的“粮仓”吗?改名变阵“过去十年,我们一直面向消费者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未来,华为将把精品的体验从消费级产品上带到商用领域,基于华为终端商用产品品质、智慧、可靠三大DNA为商业客户打造更好的产品体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华为认为,商用办公电子设备市场在经历了以商用台式机为中心的1.0时代和多设备融合的2.0时代之后,当下正在步入云和AI的3.0时代,商用办公电子设备正向着高性能、智慧化、全联接和新形态演进,全场景融合、智慧交互是其主要特征。这是华为终端业务的新机会。华为此举引发业界关注。众诚智库高级分析师王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华为全面进军商用领域会加速商用办公电子设备产品的创新迭代。一是推动现有设备变得更加轻薄,从而能够更加适合远程办公以及移动办公的需要;二是推动已有商用办公设备向着云化、智慧化的方向加速前进。华为现有笔记本、手机、平板、智慧屏之间的一碰即传,多屏协同,打破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壁垒,增加了商用办公设备的智慧体验。一位接近华为终端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华为一直在做泛终端,此前的消费者业务产品品类其实一直在扩张,从围绕个人到围绕场景,产品矩阵不断扩大。到如今变成消费、商用“两条腿”走路,是比较自然的产品演化。此外,华为手机板块大幅萎缩,进军商用市场也可弥补其在消费市场业绩下滑的缺口。出圈不容易年报显示,2021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6368亿元,同比下滑28.6%。其中,消费者业务营收为2434.31亿元,同比几乎拦腰折断。不过,华为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机及消费者云服务均实现持续增长。《华为研发》《研发与创新》作者、研发与创新专家张利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华为在会议系统及商业智慧屏为核心、各种终端品类的交互互动方面很有优势。此举能帮助华为更好地捕捉因疫情推动的远程办公、异地办公和办公IT升级的需要。据了解,华为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以及刚刚更名的终端业务,前两个板块是to B(面向企业)市场。可以说,华为是做B端起家的,其在B端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集成在终端业务上。不过,华为想要在商用市场取得突破、成功“出圈”并不容易,这里跟消费市场有着不同的生产、销售逻辑,且门槛更高。以PC为例,IDC中国研究经理陈舒歆表示,PC商用市场的准入相对消费市场更难一些,尤其在大商用市场。商用市场购买PC除了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观等要求外,还要考虑口碑、价格、渠道、附加服务等方面的因素,所以要在商用市场发力,需要厂商在市场上有一定程度的沉淀。“商用产品从设计到渠道都应该更加适应多样化的专业需求,随着商用市场尤其SMB(中小型企业市场)的购买决策者和使用者越来越年轻化,商用市场PC从设计上应该关注到年轻群体的喜好,同时随着重度办公需求增高,市场对高性能产品也将产生更高需求。”陈舒歆表示,我们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未来办公的方向影响,商用市场笔记本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未来商用笔记本的需求将保持强劲。那么,华为终端业务进军商用领域最大的挑战在哪里?“消费市场讲通用性,商用市场讲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太强,开发成本就会很高。在消费市场,品牌的光环很大,市场策略可以高举高打,但商用市场是采购思维,并且企业的招投标越来越公开透明,在满足基础条件的基础上,还是要拼价格。”上述业内人士说。事实上,商用办公电子设备市场每个细分领域都不乏竞争者。王彬表示,整体看,我国商用办公电子设备市场竞争较为分散,厂商众多。从部分细分领域来看,惠普、佳能、爱普生占据打印机领域前三,其中惠普依托激光打印机市场保持了明显优势;会议平板则竞争较为激烈,华为、TCL、海信、创维等企业均在发力会议平板市场,但MAXHUB、联想等品牌产品仍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不久前,有人问余承东:华为在手机行业的成功,是否可以平移到汽车行业?余承东回答说:可以。那么,华为在手机行业的成功,是否可以平移到商用领域呢?我们等待余承东的答案。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